審定編號:晉審油2015001
申請單位:咸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選育單位:咸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品種來源:2168A×5018C
特征特性:甘藍型三系雜交種,冬性,生育期249天左右。子葉腎臟形,幼莖綠色,心葉淺綠色,無刺毛,幼苗直立,幼葉橢圓形,基葉綠色,有葉柄,微有蠟粉,葉緣缺刻,苔莖綠色,花黃色,粒黑色,圓形,株高147.5厘米,一次分枝高30.4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9.4個,主莖角果數67.6個,平均全株角果數287.3個,每角粒數27.5粒,千粒重3.8克。
品質分析:農業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分析,芥酸0.0%,硫苷19.12μmol/g餅,含油量42.32%。
產量表現:2013~2014年參加山西省甘藍型冬油菜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209.6千克,比對照秦優7號(下同)增產5.3%,11個試點,10個點增產,增產點率90.9%。其中2013年平均畝產213.2千克,比對照增產5.2%;2014年平均畝產205.9千克,比對照增產5.4%。
栽培要點:適宜播期水地9月中旬,旱地9月上旬;畝留苗水地1.5~1.8萬株,旱地2.0萬~2.2萬株;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鉀肥,補施硼肥,冬前及時進行中耕培土,澆灌越冬水,注意防治菌核病和蚜蟲。
適宜區域:山西省運城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