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東農310
申請者:東北農業大學
育種者:東北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尼古林斯基/新型栽培種混合花粉
特征特性:中晚熟淀粉加工品種,從出苗到收獲96天。株型直立,生長勢強,莖綠色,葉綠色,花冠淡紫色,天然結實少,匍匐莖長度中等,薯塊扁圓形,白皮乳白肉,芽眼淺。株高65厘米,單株主莖數4個,單株結薯數9個,單薯重95克,商品薯率76.0%。接種鑒定,抗輕花葉病毒病、抗重花葉病毒病,高抗晚疫病;田間鑒定對晚疫病抗性高于對照品種克新12號。塊莖品質:淀粉含量17.4%,干物質含量26.7%,還原糖含量0.40%,粗蛋白含量2.41%,維生素C含量16.6毫克/100克鮮薯。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參加國家馬鈴薯中晚熟東北組品種區域試驗,塊莖畝產分別為2380千克和1993千克,分別比對照克新12號增產33.4%和41.6%,兩年平均畝產2187千克,比對照增產37.0%;2014年生產試驗,塊莖畝產2544千克,比對照克新12號增產93.3%。
栽培技術要點:1.東北地區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2.畝種植密度4000-4500株。3.配方施肥,重施基肥。及時中耕培土,塊莖膨大期應保證水分供應。4.及時進行早疫病和晚疫病的防控。適時收獲。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馬鈴薯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東部等東北一季作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