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記編號:XPD019-2015
作物種類:紅麻(不育系(xi))
品種名稱:261N5-19A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ke)學院麻類研究所
品種來源:KCNms-4×261N5-19
已往登(deng)記(ji)情況:無(wu)
特征特性:晚熟光鈍感型品種。莖紅色(se),色(se)澤光亮,掌狀深裂葉(xie),最多為7裂葉。株高(gao)420.5厘米(mi),莖粗1.93厘米,皮(pi)厚1.30毫米,纖維支數309支,纖維強度(du)316牛頓。在長江流域(yu)及以北麻區栽培,9月中旬(xun)現蕾,10月上中旬開(kai)花(hua)(hua),在三亞種植開(kai)花(hua)(hua)節位為31-35節(jie),花藥無花粉,表現為中抗紅(hong)麻炭疽病(bing)。繁種需在華南麻區進行(xing)。
產(chan)量表現:一般(ban)每(mei)畝纖(xian)維產量360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選(xuan)擇土層(ceng)深厚,排(pai)灌良好的田地栽培(pei)。不(bu)宜(yi)長期(qi)連作(zuo),最好是水(shui)旱輪作(zuo)。每畝可施尿(niao)素(su)20~25公(gong)斤,磷肥30 公斤,鉀肥20公斤,磷、鉀肥可做基肥一次施用,尿素分三次施,重施旺長肥。每畝定苗1.0-1.5萬株。在中低施肥(fei)水平條(tiao)件下,春麻(ma)每(mei)畝定苗1.3萬株,夏麻每畝定苗(miao)1.5萬株。南方夏秋播繁種(zhong)田每畝定苗1.0萬株。一般4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均(jun)可播種,適時收獲,保證其產量水平的發揮,獲取高產。
登記意見:該(gai)品種達(da)到登記(ji)標(biao)準,通(tong)過(guo)登記(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