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種編號:冀引玉2015011號
選育單位:遼寧省錦州市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親本組合:母本自交系Tied1×父本301
審定情況:2009年遼寧省審定(遼審玉[2009]424號)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半緊湊,生育期115天,株高280厘米左右,穗位114厘米,成株葉片數20片。果穗筒型,穗柄短,苞葉長度適中,穗長19.7厘米,穗行數16~18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馬齒型,千粒重343克,出籽率87.1%。幼苗長勢強,活稈成熟.兩年試驗平均倒伏率0.05%,平均倒折率0.7%。
籽粒品質: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沈陽)測定,籽粒容重753.0克/升,粗蛋白含量9.08%,粗脂肪含量4.74%,粗淀粉含量75.65%,賴氨酸含量0.24%。
抗病蟲性: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高抗莖腐病,抗絲黑穗病,中抗大斑病、玉米螟,感彎孢菌葉斑病。
產量表現:2013年河北省北部春播組引種試驗,平均畝產648.7公斤;2014年同組引種試驗,平均畝產711.5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適時足墑播種,力保一播全苗。苗齊,苗勻和苗壯,每畝密度4000株左右。適時收獲,增加粒重,提高產量。播種時施肥以氮肥為主,配合磷鉀肥。作為底肥一次性施入,勿使化肥與種子直接接觸。追肥在拔節期和大喇叭口期兩次追入,前輕后重。提倡氮鉀追肥,注意增施鋅肥。或者在小喇叭口期一次性追施,防止后期脫肥,促早熟,早收獲,早脫粒。及時防治病蟲害,苗期噴撒農藥防治薊馬和地下害蟲,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
推廣意見:建議在河北省秦皇島、唐山、廊坊市春播玉米區春播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