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種(zhong)編號:冀(ji)引玉2015001號
選育單(dan)位: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
親本(ben)組(zu)合(he):DH07019×京24Ht
審定情況:2013年(nian)北京市審(shen)定(京審(shen)玉2013003)
主要特(te)征特(te)性:該品種株(zhu)(zhu)型(xing)半緊湊,株(zhu)(zhu)高269厘米,穗(sui)位101厘米,生育期103天,和對照(zhao)相同(tong)。花(hua)絲紫色,花(hua)藥(yao)淺紫色,雄穗(sui)分(fen)枝8-10個,果穗(sui)筒型(xing),穗(sui)軸紅色,籽粒(li)黃色,半硬粒(li)型(xing),穗(sui)長17.8厘米,穗(sui)行(xing)數12-16行(xing),禿(tu)尖0.8厘米,千粒(li)重390克,出籽率82.6%。兩年試驗平均倒伏率1.8%,倒折率3.7%。經農業(ye)部(bu)農產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測定(ding),籽粒(li)(干(gan)基)含粗蛋白8.99%,粗脂(zhi)肪3.76%,粗淀粉74.85%。;賴氨酸0.30%,容重740g/l。
抗病蟲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鑒定, 2013年鑒定中(zhong)(zhong)抗小斑(ban)、大斑(ban)、莖腐(fu)病,抗絲(si)黑穗病;2014年鑒定中(zhong)(zhong)抗小斑(ban)病,抗大斑(ban)病,感莖腐(fu)病,抗高溫(wen)矮花(hua)葉病。
產量表現: 2013年河北省秦唐廊夏(xia)播組引種試驗,平均畝產621.0公斤;2014年(nian)同組引(yin)種試驗,平均畝產698.8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最佳(jia)種植密度4000株/畝,適時播種,套種或直播均可,肥水管理上以促為主,施(shi)(shi)好基肥、種肥,重施(shi)(shi)穗肥,酌(zhuo)施(shi)(shi)粒(li)肥,及時防治病蟲害(hai),適時晚收產(chan)量更高。
推廣意見:建議在(zai)河北(bei)省(sheng)秦(qin)皇(huang)島(dao)、唐山、廊坊市(shi)夏播玉米(mi)區夏播種(zhong)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