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pin)種(生(sheng)態)類型:旱稻品種
審定編號:皖稻(dao)2014024
申請人:上海市農業(ye)生物(wu)基因中心(xin)
上海(hai)天谷生物科(ke)技股(gu)份有限公司
育種人(ren):上海市(shi)農業生物基(ji)因中心(xin)
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you)限公司
品種來源(yuan):滬(hu)旱7A×旱恢3號
主(zhu)要特(te)征特(te)性:芽(ya)鞘、葉鞘、葉枕為綠(lv)色,葉片(pian)淺(qian)綠(lv)色,柱頭白色,護(hu)穎黃色,穎殼黃色。劍葉挺直內卷,株型(xing)緊湊。穗粒著粒密集,谷粒細長。2011年、2012年兩年區(qu)域(yu)試驗結(jie)果:平均株高105厘米、畝有效穗19萬、每穗總(zong)粒數(shu)137粒、結實率86%、千粒(li)重27克。全生育期123天(tian)左右,比對(dui)照(zhao)品(pin)種(綠旱(han)1號)遲熟(shu)8天。
抗性表現: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zhi)保所抗性鑒定,2011年中抗(kang)稻(dao)瘟病(綜(zong)合抗(kang)指4.25),感稻曲病(病指8.57),感紋枯(ku)病(病指50.60),感白葉(xie)枯病(病指63.29);2012年(nian)感(gan)稻瘟病(bing)(綜(zong)合抗指(zhi)6.75),抗(kang)稻曲病(bing)(病(bing)指1.67),感紋(wen)枯病(bing)(病(bing)指50.69),感白葉枯病(bing)(病(bing)指50.40)。
經(jing)中國農(nong)業大學(xue)農(nong)學(xue)與生物技術(shu)學(xue)院(2011年)、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2012年)抗旱(han)性鑒定,2011年抗旱(han)性(xing)為1級,2012年抗旱(han)性1級。
品(pin)質表現(xian):經農(nong)業部稻米及制品(pin)質量監督檢驗(yan)測試中(zhong)心檢驗(yan),2011年米質(zhi)達部(bu)標(biao)5級,2012年米質達部標3級。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zai)培條件下,2011年區(qu)域試驗畝(mu)產493.38公(gong)斤,較對照品種增產31.38%(顯著);2012年區域試驗畝產493.60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1.15%(不(bu)顯著(zhu))。
2013年生產試驗畝產478.29公(gong)斤,較對(dui)照品種增(zeng)產(chan)11.57%。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6月10日前(qian)旱直播,播種(zhong)量2-3公斤/畝,播種深度2-4厘米,覆土,行距28-30厘米。2、防治草害。播(bo)種前種子(zi)進(jin)行(xing)(xing)種衣劑拌種,播(bo)種后出苗(miao)前進(jin)行(xing)(xing)土(tu)壤封殺(sha),出苗(miao)后3葉期,根據(ju)田間草害情況進(jin)行一次(ci)莖葉除(chu)草處理。3、合理(li)用肥。一(yi)般(ban)底肥畝施三元復(fu)合肥15-20公斤(jin),分蘗(bo)至拔節期追施尿素7.5-10公斤/畝,孕(yun)穗期3-5公斤/畝。4、適時灌水。在播種期、苗期、拔(ba)節期、孕(yun)穗(sui)至齊穗(sui)期、灌漿期遭遇嚴重干旱時,應(ying)及(ji)時灌溉。5、病蟲防(fang)治。注(zhu)意(yi)防(fang)治稻縱卷葉螟、稻飛虱(shi)、稻曲病等病蟲害(hai)。
適宜推廣(guang)區域(yu):安徽省(sheng)江淮(huai)分水(shui)嶺和(he)沿(yan)淮(huai)水(shui)源(yuan)不足地(di)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