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選育單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⑵品種來源:母本W9004,從收集的南方西瓜地方品種中,通過自交純合與優選株系獲得的性狀表現一致、遺傳穩定的西瓜二倍體自交系。父本W9005是農友鳳光F2代的分離株系多代單株自交純合而獲得。2009年雜交而成。
⑶特征特性:早熟,全生育期90~95天。植株生長勢中等,蔓長約2.5米~3.0米,莖粗0.6厘米~0.8厘米;葉片中等大,淺裂。第一雌花節位6節~7節,雌花間隔5節~6節。座果性好,果實發育期30天左右,果實高圓形,果皮綠色,果面光滑,上覆綠色條帶12條~15條,單瓜重4.6公斤,果皮厚度0.9厘米,果肉大紅色,肉質脆,甜而汁多,含糖量11~12%,風味極佳。田間表現較抗炭疽病。
⑷產量表現:2012年~2013年進行多點試驗,兩年畝產量平均為2608.0公斤,較對照“巨峰”高13.5%。2013年生產試驗畝產量平均為2490.0公斤,較對照“巨峰”高10%以上。
⑸栽培要點:在我省早春氣候變化幅度大,陰雨天氣多和夏季高溫多雨等天氣條件下,該品種適用于大中小棚、露地地膜覆蓋栽培等多種栽培形式;施肥以底肥為主,每畝有機肥3000公斤左右,在栽培過程中實施追施氮磷鉀等肥料;每畝600株~700株;株行距0.5米×2.0~2.2米;采用三蔓整枝時,每棵秧選坐1個果,采用多蔓整枝時,每棵秧選坐1個~2個果.瓜節位在12節~16節,以側蔓第2個雌花坐果為主,當果實達到鴨蛋大時,及時灌膨果水肥,以后保持地面濕潤,采收前5天~7天,停止澆水以防裂瓜。西瓜田間生長期間,及時防治枯萎病、疫病等病害。首先應采用嫁接、輪作、科學追肥,合理排灌,及時摘除枝葉等農業綜合防治措施。
⑹適宜種植地區:四川平壩和丘陵地區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