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選育單位:四川省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⑵品種來源:2008年從紅嘴燕×翠皮肉豇的雜交后代中,采用系統育種法,進行早熟性、豐產性及品質性狀的定向選擇培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系。
⑶特征特性:植株蔓生、早中熟,播種到始收68天左右。生長勢強,分枝少,主蔓結莢為主;葉片綠色、中等大小;始花節位3節~5節,花淺紫色,每花序成莢數2對~3對;商品莢長56厘米左右,單莢重17克左右,長圓條形,淺綠色,肉厚,粗細均勻,莢纖維含量少,鼠尾少,品質優,商品性狀優良;種子腎形,黑色,千粒重約145克。
⑷產量表現:2012年~2013年進行多點試驗,平均前期畝產677.6公斤,比對照“之豇28-2”增產48.2%;平均總畝產2210.3公斤,比對照增產13.9%。2013年進行生產試驗,前期平均畝產616.8公斤,比對照“之豇28-2”增產24.6%;平均總畝產2200.5公斤,比對照增產16.5%。
⑸栽培要點:春秋兩季種植,四川地區3月~7月均可播種,地膜覆蓋栽培,直播畝用種量2公斤~3公斤,早春大棚、小拱棚保護地栽培的可提早至2月下旬。高畦栽培,1.3米~1.5米包溝開畦,每畦2行,穴距35厘米~40厘米,每穴2株~3株,每畝種植8000株~9000株。重施基肥,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000公斤~15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70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鉀20公斤,混合溝施。開花前控制水肥,開花結莢后要加強肥水管理,結莢初期,結合澆水每畝追施氮磷鉀復合肥10公斤,以后每采收1次-2次及時追肥1次。豇豆蔓長到20厘米~35厘米時,及時搭“人”字架,架高在2.5米以上。引蔓在晴天中午或下午進行,及時抹除主蔓第一花序以下側芽。嫩莢種子剛剛顯露時,及時采收商品莢,初產期4天~5天采收一次,盛產期1天~2天采收一次。整個生育期重點防治蚜蟲、斑潛蠅、豆莢螟、斜紋夜蛾、棉鈴蟲、白粉病等病蟲害。
⑹適宜種植地區:四川豇豆產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