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選育單位:四川省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西南大學
⑵品種來源:2006年配制3-14-384(美國材料)×4-4-259(浙薯13×浙薯78)雜交組合,經實生苗培育,篩選、鑒定和品比選育而成。
⑶特征特性:中熟、紫肉食用型;頂葉綠色,成熟葉心臟型,葉片綠色,葉脈綠色,葉片大小中等;株型匍匐,蔓長中等,蔓綠帶紫色,單株分枝4-6個;薯塊紡錘形,薯皮淺紫紅色,薯肉紫色,結薯集中,單株結薯數4~6個;薯塊烘干率30.19%,淀粉率19.91%,花青素含量23.05毫克/100克,大中薯率67.7%,萌芽性較好,單塊萌芽13~18個,中抗黑斑病,耐貯藏,熟食品質優。
⑷產量表現:2011~2012年參加省區試,兩年共12點次平均鮮薯畝產1381.1公斤;藤葉畝產1754.5公斤;薯干畝產412.7公斤;淀粉畝產271.6公斤。2013年進行大區生產試驗,平均鮮薯畝產1680.7公斤;薯干畝產468.9公斤;淀粉畝產300.8公斤。
⑸栽培要點:①育苗和移栽期:3月上旬地膜覆蓋育苗,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插。②密度:凈作每畝4000株左右,套作每畝3000~3500株。③施肥:以有機肥料為主,磷鉀肥為輔,重施底肥。④大田管理:及時中耕除草,防治病蟲,不打尖、不提藤、不翻蔓。⑤收獲貯藏:收獲期一般是霜降以前。貯藏期注意排濕、控溫,保持相對濕度85~95%、溫度10~15℃。
⑹適宜種植地區:四川省甘薯種植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