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選育單位:大邑縣益民高新農業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廣西友誼玉米研究所。
⑵品種來源:用自育系閱高B作母本,自育系旱農13(Y3紅)作父本組配育成。
⑶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82天。第一葉鞘顏色紫、尖端形狀圓到匙形。株高283cm,穗位高132cm,單株葉片數20-21片;葉片與莖桿角度中,莖“之”字程度無,葉鞘顏色綠,雄穗一級側枝數目少,雄穗主軸與分枝的角度中,雄穗側枝姿態輕度彎曲,雄穗最高位側枝以上主軸長度中,雄穗穎片基部顏色深紫,穎片除基部外顏色淺紫,花藥顏色紫,花絲顏色紫。果穗形狀圓筒型,穗長18.8厘米,穗行數15.4行,行粒數37.9粒,千粒重299g。子粒類型馬齒型,子粒頂端主要顏色黃,子粒背部顏色黃,穗軸穎片顏色白色,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43g/L,粗蛋白質10.2%,粗脂肪4.1%,粗淀粉70.5%,賴氨酸0.3%。經接種鑒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紋枯病、絲黑穗病。
⑷產量表現:2011年參加涼山州雜交玉米B組區試,平均畝產645.9公斤,比對照川單15增產10.3%;2012平均畝產620.4公斤,比對照川單15增產19.65%;兩年區試平均畝產633.2公斤,比對照平均增產14.69%。2013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34.8公斤,比對照川單15增產16.05%。兩年區試和生產試驗平均增產點率94%。
⑸栽培要點:宜3月中旬至4月下旬播種;每畝種植4000株左右。施足底肥,早施追肥,重施攻苞肥,以農家肥為主,氮、磷、鉀配合施用。加強病蟲害防治。
⑹適宜種植地區:涼山州玉米中早熟種植區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