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冀張薯8號
審定編號:黔審薯2014003號
品種來源:貴州省馬鈴薯研究所引進,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用720087/X4.4雜交后系選而成。
特征特性:中熟品種,出苗后生育期93天左右。株型直立,生長勢較強,株高93厘米左右。莖、葉綠色,單株主莖數3.4個。單株結薯數7.17塊,平均單薯重67.92克。花冠白色,天然結實較少。塊莖大小較整齊,橢圓形,黃皮白肉,薯皮光滑,芽眼淺。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昆明)分析化驗,塊莖淀粉含量11.80%,維生素C含量11.7mg/100g,蛋白質含量3.39%,鮮薯還原糖含量0.121%。
產量表現:2012年省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374.39公斤,比對照增產5.82%;2013年省區域試驗續試平均畝產1836.73公斤,比對照增產23.98%,增產極顯著。兩年平均畝產1605.56公斤,比對照米拉增產15.52%,增產點次為70%。2013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954.10公斤,比對照增產25.31%,增產點次100%。
栽培技術要點:1、選擇種薯健康的、級別一致的薯塊作種薯,種薯大小在50~120克之間。2、50克整薯直播,50克以上塊莖切種,每塊母薯帶1~2個芽,切塊重30~35克。3、切塊后的種薯按100公斤用4公斤草木灰或滑石粉、200克甲霜靈進行拌種,然后平鋪房中10厘米厚,24小時后即可播種。4、選擇水肥條件高的地塊種植,在威寧等高海拔地區3月下旬至4月初播種,10厘米地溫穩定在5℃為適宜播種期。播種密度3500~4000株/畝,施足底肥。5、苗高15厘米即可進行培土和除草,并每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6、蟲害,如蚜蟲、二十八星瓢蟲,可以噴施40%樂果乳油。從6月下旬至8月底,每隔7~10天噴灑甲霜靈、代森錳鋅、銀法利各1次,防治馬鈴薯晚疫病危害。7、9月中下旬即可收獲,采用人工挖掘,犁翻和機械收獲,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要做到輕拿、輕放、輕裝、裝卸,不得破壞薯皮,確保薯形的完整。
適宜種植區域:全省海拔1100米以上地區種植。注意防治晚疫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