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桂審玉2014010號
品種名稱:喜相伴99
選育單位: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廣西綠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南616-8/南2033。試驗代號“NX1102”。母本南616-8是用蘇灣系統、S37、1161、3723、泰國那空黃、合成群體改良種9818作母本與墨西哥類玉米雜交,在雜交后代回交9818組配成基礎群體。在種植復合材料時運用新種質摻入法把本地亞熱帶種質雙M9、南99參與在隔離區種植自由混合授粉合成新群體改良種2017。利用常規系譜法從群體改良種2017中育成玉米自交系南616-8。父本南2033:2005年秋以南6047與8112雜交合成基礎材料,在此基礎上用南6047回交2代后采用系譜法連續選株套袋自交7代選擇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春季平均113天,秋季平均102天。株型平展,株高277cm,穗位高120cm,幼苗葉鞘紫色,葉色濃綠,第四展開葉邊緣色為紅色,成株19-20片葉,苞位著落生在于倒數第7-8葉,雄穗發達雄花一級分枝10-13 條,雄花第一、二穎色均為紫色,花藥紫色,花粉量大,花絲紫紅色,苞葉長而緊,果柄中長。穗筒形,籽粒黃色硬粒形,果穗外觀中上,軸色白色,穗長18.5cm,穗粗4.63 cm,禿頂長1.6cm,穗行12~18行,平均穗行數14.5,平均行粒數35.2粒,單穗粒重125.7克,日產量4.30公斤,百粒重30.2克,出籽率79.4%,空稈率0.5%,倒伏率0.7%,倒折率3.0%,雙穗率0%,田間調查大斑病1~3級,平均1.3級,小斑病1~3級,平均1.7級,紋枯病14.3%,粒腐病1.1%,莖腐病0%,銹病1~5級,平均2.5級,青枯病0.7%,絲黑穗病0%。抗病蟲接種鑒定中抗大斑病,感小斑病,中抗紋枯病,中抗銹病、抗莖腐病。容重808g/L,粗蛋白10.21%,粗脂肪4.46%,粗淀粉70.7%,賴氨酸0.32%。
產量表現:2012年春秋兩季區試平均畝產467.1公斤,比對照增產10.1%,增產點次100%。2013年春秋兩季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5.5公斤,比對照增產8.2%,增產點次90.9%。
栽培要點:1.每畝種植3200~3500株。2.畝施優質農家肥1500~2000公斤,復合肥50公斤,配方施肥N、P、K比例為畝施純氮素15~18公斤,磷(P2O5)5~6公斤,鉀(K2O)15~18公斤。3.重施攻苞肥,后期施壯粒肥。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廣西全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