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定編號 蘇審玉201407
(二)來源與類型 原名“蘇試80101”,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以JS09116×JS04388配組,于2010年育成,屬早熟半緊湊型糯玉米。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各地種植。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11年~2012年參加江蘇省糯玉米區試,兩年區試平均畝產鮮穗745.6公斤,比對照蘇玉糯5號減產1.9%;2013年參加江蘇省糯玉米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鮮穗744.0公斤,比對照蘇玉糯5號增產7.9% 。
出苗整齊,苗勢強,葉鞘綠色,葉片綠色。株型半緊湊。花藥綠色,穎殼綠色,花絲綠色。果穗錐形,籽粒紅、白色,糯型,穗軸白色。省區試平均結果:株高217厘米,穗位高104厘米,成株葉片數19~20片,穗長17~18厘米,穗粗4.1厘米,每穗14行,每行34粒,千粒鮮重270克,鮮出籽率63.9%,全生育期春播約88天。田間倒伏率13.6%。中國農科院作物研究所接種鑒定:抗大斑病、紋枯病,高抗莖腐病,中抗粗縮病。省鮮食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品嘗鑒定:外觀品質和蒸煮品質達到部頒鮮食糯玉米二級標準。揚州大學農學院檢測:支鏈淀粉占總淀粉的97.5%,達到糯玉米標準。
(五)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根據上市時間及不同栽培方式,合理安排播期。
2、合理密植。適宜密度4500株/畝左右,注意隔離種植。
3、加強肥水管理。有機肥與氮、磷、鉀合理搭配,每畝施肥總量一般不低于純氮20公斤、五氧化二磷10公斤、氧化鉀15公斤。肥料分配一般為基肥40%,苗肥20%,穗肥40%。結合施肥及時中耕,做好壅土培根以防倒伏。做到田間溝系配套,注意防澇防旱。
4、病蟲害防治。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及時防治地下害蟲、食葉害蟲、玉米螟、粗縮病、紋枯病等。
5、適時采收。一般在授粉后20~22天采收青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