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編號:閩認果2014004
作物種類:橄欖
品種名稱:惠圓3號(原名:惠圓2號)
選育單位: 福州市橄欖行業協會、福州市經濟作物技術站
品種來源:1999年由閩侯縣甘蔗街道三英村洪啟明祖傳惠圓橄欖園中發現的優良單株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喬木,樹姿開張,樹冠圓頭形,中心主干明顯,分枝能力較強,頂端優勢明顯。在閩侯縣甘蔗街道種植,現蕾期5月下旬,花期6月上中旬,果實成熟10月上旬。一般年抽3次梢,當年春梢為結果枝,以秋梢為主要結果母枝。雌蕊發達、密被短絨毛,雄蕊萎縮或留痕跡。果實大,單果重25~26克,縱橫徑4.33厘米×3.46厘米,可食率80.0%~82.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5%~10.5%;果實廣橢圓形,果皮淺綠色,果基部有放射狀條紋,果肉黃白色,肉質較硬、汁量中等,化渣一般,回甘弱,適宜加工。早結豐產穩產。經福建省分析測試中心檢測:可溶性固形物9.5%,粗纖維3.4%,鈣含量75.2毫克/100克。經福州市植保植檢站田間調查:該品種病蟲害主要有葉斑病、炭疽病、星室木虱、皮細蛾等,病蟲危害情況與對照品種 ‘惠圓’相似。
產量表現:經福州等地多年多點試種,高接5年后畝產可達1400公斤以上。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土層深厚的洲地和山地栽培,山地栽培要逐年擴穴改土,洲地栽培要注意多培土;定植株行距5.5米×5.5米;應兩段實生育苗,移植后幼樹高接繁殖,砧莖粗在5厘米以上;適當早采,以利于穩產;及時防治葉斑病、炭疽病、星室木虱、皮細蛾等病蟲害。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意見:‘惠圓3號’屬白欖類橄欖品種。在閩侯縣甘蔗街道成熟期10月上旬;產量高,果實大,肉質較硬,汁量中等,適宜加工;適宜在福建省橄欖傳統產區種植,栽培上應兩段實生育苗,移植后幼樹高接繁殖,砧莖粗在5厘米以上,及時防治葉斑病、炭疽病、星室木虱、皮細蛾等病蟲害。經審核,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