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閩審薯2014005
作物種類:甘薯
品種名稱:榕薯819
選育單位:福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金山57為母本放任授粉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株型中蔓半直立,單株分枝數5~9條,成葉心形,頂葉紫,成葉綠帶紫,葉片大小中等,葉脈、葉柄基均為紫色,葉柄綠帶紫,蔓粗中等;單株結薯2~5個,大中薯率87.5%,薯塊短紡綞形,薯皮紅色,薯肉淡黃色。省區試兩年平均干物率29.95%,比對照高4.96個百分點,出粉率19.70%,比對照高4.32個百分點;食味評分83.5分,比對照高3.5分;外觀評分80.7,比對照高0.7分。省區試抗病性鑒定結果,綜合評價為中抗蔓割病、感薯瘟病。貯藏性鑒定綜合評價為較好。
產量表現:2011年參加省甘薯區試,平均鮮薯畝產2589.81公斤,比對照金山57減產14.35%,達極顯著水平,平均薯干畝產772.93公斤,比對照增產2.29%,未達顯著水平,平均淀粉畝產507.68公斤,比對照增產9.16%,達極顯著水平;2012年續試,平均鮮薯畝產2376.83公斤,比對照品種金山57減產13.81%,達極顯著水平,平均薯干畝產717.55公斤,比對照增產4.99%,達顯著水平,平均淀粉畝產473.04公斤,比對照增產12.84%,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平均鮮薯畝產2483.32公斤,比對照減產14.09%,薯干畝產745.24公斤,比對照增產3.57%,淀粉畝產490.36公斤,比對照增產10.90%。2013年生產試驗,4個點平均鮮薯畝產2340.5公斤,比對照金山57減產12.3%。
栽培技術要點:早薯于5月中旬~6月下旬栽插,晚薯于7月栽插。早薯畝插3000~3300株,晚薯畝插3300~3500株。畝施純氮12公斤,氮磷鉀比例為1:0.55:1.8,基肥、點穴肥、夾邊肥比例為3.5:1:5.5。生育期控制在135~150天。注意防治病蟲害。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意見:榕薯819屬淀粉型甘薯品種。加工淀粉產量高;干物率、淀粉率高;食用品質優、外觀品質優于對照;中抗蔓割病、感薯瘟病、薯塊較耐貯藏。適宜福建省薯瘟病輕發區種植,栽培上應注意防治薯瘟病。經審核,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