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晉審甘薯(認)2014001
申請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
品種來源: 在洪洞縣淹底鄉小孔村李志剛種植的甘薯農家種中發現的一個芽變單株系選而成。試驗名稱“臨薯4號”。
特征特性:莖蔓中長、綠色、生長勢中等。葉綠色、心臟形,單株分枝數平均13.0個。結薯較集中,薯塊紡錘形,單株結薯3.0~4.0個,單株薯塊重1.0~1.2千克,薯皮深紅色,薯肉淡黃色。
品質分析:2011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測試中心(陜西省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檢測,淀粉22.80%,可溶性糖4.68%,VC29.1mg/100g,總胡蘿卜素12.10ug/100g。
產量表現:2011~2012年參加山西省甘薯新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2213.9千克,比對照晉甘薯5號(下同)增產13.1%,兩年10個試驗點,全部增產。其中2011年平均畝產2371.0千克,比對照增產13.4%;2012年平均畝產2056.8千克,比對照增產12.7%。
栽培要點:以小麥、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為前茬。結合耕翻整地,畝施入農家肥3000.0千克、尿素10.0千克、過磷酸鈣35.0千克、硫酸鉀15.0千克做基肥,條施或穴施,條施應與起壟結合進行。春栽宜在4月27~5月3日,畝栽植密度3000株,適時中耕、除草,注意提蔓。選擇晴天收獲,做到輕刨、輕裝、輕運、輕放,精選入窖,應在地溫12℃以上收完為宜。
適宜區域:山西甘薯產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