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02
品種名稱:德5油319
選育單位:四川正達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33A×HR19
特征特性:甘藍型核不育兩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16天。苗期葉片半直立,子葉腎形,葉柄中長,裂葉3~4對,頂葉橢圓形、較寬大,葉緣鋸齒狀,葉面蠟粉較多。花瓣黃色、側疊,角果較粗,中偏長,籽粒黃褐色。株高189.9厘米,中生分枝類型,一次有效分枝數7.59個,單株有效角果數339.3個,每角粒數17.4粒,千粒重4.19克。菌核病發病率3.94%,病指1.76,病毒病發病率0.20%,病指0.11,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較強。籽粒含油量45.62%,芥酸含量0.35%,餅粕硫苷含量29.42微摩爾/克。
產量表現:2011~2012年度參加長江上游油菜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油量80.81千克,比對照增產13.7%;2012~2013年度續試,平均畝產油量92.74千克,比對照增產13.8%;兩年平均畝產油量86.78千克,比對照增產13.7%。2012~2013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油量89.00千克,比對照南油12增產23.6%。
栽培技術要點:1.9月中旬育苗,10月中下旬移栽。2. 畝種植密度,育苗移栽6000~8000株、直播13000~16000株。3.有機肥作底肥,畝施純氮15千克以上、硼肥1.5千克;氮、磷、鉀肥按1:0.5:0.9比例配合施用,追肥注意苗肥重、苔肥輕,特別強調施用硼肥。4.早中耕除草,疏松土壤,及時清溝排漬。5.注意防治菜青蟲、跳甲、蚜蟲以及菌核病、霜霉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和陜西漢中、安康冬油菜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