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浙(非)審果2013002
品種名稱:東溪小仙
作物名稱:桃
選育單位:象山縣林業特產技術推廣中心、浙江省農科院園藝所
品種來源:自然實生變異
產量表現:2011年至2012年經我省象山、杭州和奉化多點品種比較試驗,4年生果樹平均畝產1457公斤,比對照玉露增產7.4%;5年生果樹平均畝產1512公斤,比對照玉露增產6.3%。
特征特性:該桃樹品種樹勢旺,樹姿半開張,萌芽力和成枝力較強。各果枝均能結果,且以長果枝結果為主。花芽易形成,自花結實率高。兩年三點平均果實生育期120天左右,一般于7月上中旬成熟。一年生枝皮色為綠色,節間長度2.5厘米,花芽/葉芽比163.7;葉腺腎形,葉尖漸尖;薔薇型花,單瓣花瓣,花粉多。果形扁圓、較對稱;平均單果重155.0克,最大果重210.0克;果頂明顯凹陷,縫合線中,梗洼淺;果皮底黃白色,果面鮮紅色,果皮易剝離;果肉白色,紅色素中等,近核處紅色多,軟溶質;風味濃甜,汁多,香氣濃,粘核。經農業部農產品質檢中心(杭州)2012年檢測,總糖含量為12.0%。考查現場測定,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經浙江省農科院植微所流膠病抗性鑒定表現為抗。田間表現流膠病抗性優于對照。
栽培注意要點:該品種適宜稀植,提倡Y型整形,種植密度為4×5-6米,并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種植。需疏花疏果,建議長果枝留果2-3個,中果枝留果1-2個,短果枝、花束狀枝留果1個或不留。
審定意見:該品種長勢旺,結果能力強,豐產穩產;果實外觀好,口感濃甜,香氣濃郁;抗桃流膠病。浙江省適宜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