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黔白9號(區試名稱:CQ2×ye14-2)
審定編號:黔審菜2013002號
品種來源:貴州省園藝研究所于2010年用CQ2為母本,與ye14-2為父本組配選育而成的雜交一代種。自交不親和系CQ2是2005年從韓國品種“春大強”中,選擇優良單株,經多代自交分離定向選育而成;自交不親和系ye14-2是2008年從威寧地主品種“黃秧白”中選擇優良單株,通過多代單株自交,定向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屬中晚熟型。越冬栽培播種到葉球成熟145天,早春栽培播種到葉球成熟85天。株型矮小緊湊、直立合抱,株高28.8厘米,開展度42.2厘米。外葉深綠,心葉淺綠,葉面皺褶,葉柄綠白。葉球矮樁合抱直筒形,心葉淡綠;結球緊實,單球重1.33公斤,葉幫比0.7927,凈菜率89.6%。耐寒、耐抽薹。
產量表現:2012年省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637.8公斤,比對照減產0.15%;2013年續試平均畝產4698.9公斤,比對照增產0.85%。兩年平均畝產4668.4公斤,比對照增產0.35%。2013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670.7公斤,比對照增產0.51%,增產點達100%。
栽培技術要點:除正季栽培外,適合冬春、早春、春夏及夏秋反季節栽培。貴州中部溫和地區作越冬栽培適宜播種期9月下旬至10月,作早春大白菜栽培適宜播種期在2月至4月。反季節栽培采用護根育苗移栽,高溫露地育苗,可用遮陽網或稻草遮蔭,播后30天左右(秧苗3~5片真葉)定植,每畝種植密度3800~4800株。宜選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播種前要犁耙好地,使土壤疏松、平整。采用深溝高畦栽培,溝深20~30厘米,移栽行株距38×35厘米。施足底肥,每畝施3000~5000公斤腐熟農家肥和30~50公斤復合肥作基肥。定植后要加強肥水的管理,以促為主,一促到底,成熟時及時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大白菜產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