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黔薯1號(區試名稱:0983)
審定編號:黔審薯2013002號
品種來源:貴州省生物技術研究所用福建省農科院甘薯品系0816作父本,遵義紅皮苕作母本,通過有性雜交組配而成。
特征特性:兼用型品種。全生育期140天,頂葉、葉為綠色,葉脈色為紫色,莖色為綠帶紫,深復缺刻,中蔓型,莖粗0.56厘米,單株分枝數3~8個。結薯集中,薯塊整齊,單株結薯3~6個,薯塊下膨紡形,薯皮淡紅色,薯肉黃心。萌芽性好,出苗多而快。栽插后發根還苗快,生長勢較強。田間主要病害發生較輕。經貴州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檢測中心檢測:維生素C21.553mg/100g、蛋白質21.667g/100g、干物率28.9%、淀粉18.78%、纖維2.343g/100g、可溶性糖5.821mg/公斤。
產量表現:2011年省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501.6公斤,比對照(勝利百號)增產34.8%,2012年省區域試驗續試平均畝產2221.9公斤,比對照增產33.2%,兩年均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區試平均畝產1861.8公斤,比對照增產34%,增產點次為100%。201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227.1公斤,比對照增產35.6%,3個試點全部增產。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植株高度、田間繁茂度中等,喜高水肥。應選擇肥力中上、陽光充足、病害少、前作非薯類的地塊,施入適量殺蟲劑防治地下害蟲,兩犁兩耙后種植。培育壯苗,注意育苗期間溫度和濕度管理,要求萌芽溫度在32℃以上。適時早插,一般畝插3500~4000株,減少入土節數或采用直播以利于提高大中薯率。旱瘠地種植,應注意施足基肥,并配合施用磷、鉀肥,早追速效性氮肥,以促進早發苗、早封垅、早結薯;中后期酌情進行根外追肥,以防后期早衰。原種生產一般采用單株選擇。留種時應不斷去雜去劣,及時淘汰退化類型,堅持選苗選株、選薯措施,實施隔離保種,單獨育苗,確保去雜留純。
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海拔1200米以下甘薯適宜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