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黔紫薯1號(區試名稱:6-15-6)
審定編號:黔審薯2013001號
品種來源:貴州省生物技術研究所用品系寧紫薯1號集團雜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特用型和兼用型品種。全生育期125天,株型半直立,頂葉、莖葉、葉脈、莖等均為綠色,葉形為尖心帶齒,單株分枝數3-8個,中蔓品種,莖粗0.55厘米。結薯集中,薯塊整齊,單株結薯3-6個,薯塊長紡錘形,薯皮紅色,薯肉紫色。田間主要病害發生較輕。經貴州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檢測中心檢測:維生素C31.838mg/100g、蛋白質11.167g/100g、干物率29.22%、淀粉19.22%、纖維2.042g/100g、可溶性糖6.013mg/公斤、花青素21.816mg/100g。
產量表現:2011年省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361.1公斤,比對照增產18.1%,增產極顯著;2012年省區域試驗續試平均畝產1935.9公斤,比對照增產 16.1%,增產極顯著。兩年平均畝產1648.5公斤,比對照勝利百號增產17.1%,增產點次為87.5%。201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875.6公斤,比對照增產14.5%,3個試點全部增產。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株型半直立,喜高水肥。應選擇肥力中上、陽光充足、病害少、前作非薯類的地塊,施入適量殺蟲劑防治地下害蟲,兩犁兩耙后種植。培育壯苗,排種采用斜排,冷床育苗,注意育苗期間溫度和濕度管理,要求萌芽溫度在30℃以上。適時早插,一般畝插3500~4500株。起壟栽插,應注意施足基肥,并配合施用磷、鉀肥,早追速效性氮肥,以促進早發苗、早封壟、早結薯,中后期酌情進行根外追肥,以防后期早衰。排種前用500倍的多菌靈溶液浸種,采用高剪苗和多級采苗圃,并結合多菌靈藥劑浸苗的方法進行消毒殺菌。
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海拔1200米以下甘薯適宜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