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遵椒4號(區試名稱:ZJ2-17)
審定編號:黔審椒2013005號
品種來源:遵義縣辣椒產業發展中心于2002年秋在永樂鎮三堡村種植的遵椒2號田間中發現的優良單株,經過單株定向選擇育成。
特征特性:干鮮兩用型。全生育期185天,從定植至采收84天。株高80厘米,株幅59厘米,分枝次數為7次,主干成枝率高。葉片深綠色、小卵圓形、尖端較尖,節間綠色,節部紫色。初花節位16節,花瓣白色,青果綠色,老熟果深紅色、干果深紅色、味辛辣、商品性好。果實單生直立向上,果面光滑,果型小羊角型。果長7.6厘米,橫徑1.21厘米。單果鮮重4.09克,干重1.02克,單株結果48.9個。種子腎形,單果種籽數124粒,千粒重5.9克。經貴州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委托貴州省植物保護研究所作抗性鑒定:高抗疫病,感青枯病。
產量表現:2010年省區域試驗平均畝產干椒190.7公斤,比對照減產0.87%;2011年續試平均畝產干椒248.3公斤,比對照增產10.96%。兩年區試平均畝產干椒219.5公斤,比對照增產5.05%,增產點次為50.35%。2011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干椒274.1公斤,比對照增產22.7%,增產點次為100%。
栽培技術要點:2~3月上旬播種,4月下旬至5月定植。地膜覆蓋雙株栽培,每畝用種量60克左右。移栽行株距60×30厘米,每畝栽苗6500~7000株左右。移栽前每畝施腐熟圈肥1500~2000公斤、過磷酸鈣15~20公斤、尿素5~10公斤、硫酸鉀5~10公斤。定植7天左右每畝用清水兌2公斤尿素澆緩苗水,使幼苗轉綠快,移栽后20~25天進入初花期,此時結合清糞水要追施化肥,每畝施用尿素10~12公斤、硫酸鉀8公斤,并向植株根部培土形成高壟。在辣椒3~4層果采摘后,結合澆水增施保秧壯果肥,每畝施用尿素8~12公斤,以防止脫肥。椒果紅熟后要及時采摘。辣椒幼苗期及時防治猝倒病和灰霉病,移栽時及時防治地老虎,大田期及時反防治辣椒疫病、青枯病、病毒病、葉斑病和蚜蟲等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的貴陽市、遵義市、畢節市、六盤水市和安順市的中高海拔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