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畢玉9號(區試名稱:盛農4號)
審定編號:黔審玉2013010號
品種來源:畢節市種子管理站于2009年用外引系SF5612(山玉7號父本)作母本,與自育自交系BD2837作父本組配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59天左右,比對照畢單17長6天。幼苗長勢強、葉鞘淺紫色,葉緣紫色。株型平展,莖桿紫紅,株高 280厘米,穗位高118厘米。雄穗一次分枝17個,雄穗最低位側枝以上主軸長41厘米,最高位側枝以上主軸長28厘米,穎片紫色,花藥黃色;雌穗花絲紅色,苞葉帶紫。果穗長筒型,穗長20.4厘米,穗行數18.5行。籽粒黃色,硬粒型,穗軸紅色,百粒重30.5克,上位葉中度下披,果穗苞葉覆蓋程度短。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容重781g/L,粗蛋白9.84%,粗脂肪4.52%,粗淀粉74.00%,賴氨酸0.27%。經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鑒定: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絲黑穗病、紋枯病、莖腐病和穂腐病,感玉米螟。
產量表現:2011年省區域試驗高山組平均畝產729.7公斤,比對照增產8.26%;2012年續試平均畝產646.9公斤,比對照增產11.0%。兩年平均畝產688.3公斤,比對照增產9.4%,11個點次9增2減,增產點數為81.7%。2012年省生產試驗高山組平均畝產631.7公斤,比對照增產3.07%,5個試點4增1減。
栽培技術要點:宜春播,選擇海拔1400~2200米范圍內的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的中上等肥力地塊,采用營養塊育苗移栽,單株定植,每畝種植密度2800~3000株。播種前要犁耙好地,使土壤疏松、平整。每畝施優質農家肥1500~2000公斤、磷肥70~100公斤、鉀肥10~20公斤,以保證整個生育階段對養分的要求。5葉時進行第一次中耕,結合每畝施尿素15公斤。大喇叭口時進行第二次中耕、培土,結合每畝施尿素25公斤。注意防治絲黑穗病,苗期防治地老虎,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成熟后及時收獲,脫粒,晾干貯藏。
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的畢節市、六盤水市海拔1400~2200米的中上等肥力土壤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