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武漢國英種業有限責任公司用核不育兩用系“G10A”為母本,“G501”為父本配組育成的兩系雜交油菜品種。2013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品種審定編號為鄂審油2013002。
品質產量:2010~2012年度參加湖北省油菜品種區域試驗,品質經農業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粗脂肪含量45.87%,芥酸含量0.7%,餅粕硫苷含量22.16μmol/g,品質達到“雙低”油菜品種標準。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12.61公斤,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9.43%;平均畝產油量97.74公斤,比中油雜2號增產19.38%。其中:2010~2011年度畝產224.38公斤,比中油雜2號增產5.16%;畝產油量106.99公斤,比中油雜2號增產15.37%。2011~2012年度畝產200.84公斤,比中油雜2號增產14.65%;畝產油量88.49公斤,比中油雜2號增產24.63%。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甘藍型油菜。植株較高,中上部分枝類型,分枝性中等,抗倒性較強。苗期半直立,葉片中等大小,側裂葉2~3對,葉緣有鋸齒,葉色中綠,有蠟粉。花瓣黃色,呈側疊狀,平展。籽粒黑褐色,近圓形,較大。區域試驗中株高180.0厘米,單株有效角果數194.6個,每角粒數20.3粒,千粒重4.31克。菌核病發病率8.84%,病指5.63,病毒病發病率0.20%,病指0.14;對菌核病和病毒病的抗(耐)性優于中油雜2號。出苗至成熟217.0天,比中油雜2號短0.1天。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合理密植。育苗移栽9月中旬播種,畝栽0.7~0.8萬株;直播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畝定苗1.5~2.0萬株。2、科學施肥。氮、磷、鉀、硼配合施用,底肥必須施硼肥;適時追肥,追肥以臘肥為主。3、適時防治病蟲害。注意苗期防治蚜蟲,花期防治菌核病。
適宜范圍:適于湖北省二熟和三熟制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