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晉審棉2013002
申報單位:河北農業大學
選育單位:河北農業大學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品種來源:農大372/農大156
特征特性:轉基因抗蟲棉常規品種。平均生育期117.5天。幼苗葉片淺綠色,平均第一果枝節位7.0節。平均株高107厘米,株形筒形,主莖有茸毛,葉片鴨掌形,葉片較大,葉色淺綠,平均第一果節長度7.8厘米,平均果枝數12.9個。花瓣乳白色、花瓣基部無紅斑,花藥白色,鈴卵圓形,平均鈴柄長度3.4厘米,平均單株結鈴15.6個,平均單鈴重5.6克,平均子指9.4克,有白色短絨,平均衣分40.1%。
抗病鑒定:2011~2012年經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鑒定,抗枯萎病,耐黃萎病。
品質分析:2011~2012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HVICC校準),平均長度26.2mm,整齊度81.4%,比強度30.45cN/tex,伸長率5.9%,反射率71.4%,黃度7.25,馬克隆值5.29。
產量表現:2011~2012年參加山西省中熟棉區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皮棉101.0千克,比對照中棉41(下同)增產7.0%,10個試點全部增產。其中:2011年平均畝產皮棉100.6千克,比對照增產10.7%,2012年平均畝產皮棉101.4千克,比對照增產3.6%。
2012年參加山西省中熟棉區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皮棉97.2千克,比對照中棉41增產9.8%,5個試點全部增產。
栽培要點:適宜播期為4月中下旬。適宜密度每畝3000株,旱薄地適當密植。播前施足底肥,澆足底墑水,早施重施初花肥,補施蓋頂肥。蕾鈴期及時化控,蕾期縮節胺畝用量1.5-2.0克,花鈴期用量2-3克。及時防治蚜蟲、紅蜘蛛、盲蝽、甜菜葉蛾等害蟲。
適宜區域:山西南部中熟棉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