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選育單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⑵品種來源:母本E1037是從收集的彭州墨茄資源“9901”中經過多代優選株系與自交純合,于2007年獲得純合自交系;父本E1019用“春禧18”雜交一代通過高代自交選優與自交純合,于2007年獲得父本自交系E1019。
⑶特征特性:早熟,植株生長勢強,株高110厘米,植株冠幅59.7厘米左右。葉片中等大,葉色墨綠。主莖第8~10節著生門茄。果實長棒形,長40.5厘米,橫徑4.6厘米,平均單果重220克。果皮墨黑色,有光澤,果肉月白色,籽少,品質好。前期生長快,早熟性突出,耐寒性較強。
⑷產量表現:2011年~2012年進行多點試驗,平均早期畝產量1393公斤,比對照“華夏驕子”增產25%以上,平均畝產量為4328.3公斤,與對照“華夏驕子”相當;2012年生產試驗中,早期產量平均畝產1160公斤,比對照增產20%以上,單產與對照相當。
⑸栽培要點:①提早育苗:四川于9月底播種,11月上旬假植于營養缽,大棚加小拱棚覆蓋過冬。②整地施肥,選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強的田塊,底肥全層撒施,耕翻后做成包溝1.33米的廂面,覆蓋好地膜。③合理密植:在3月初定植,栽植密度為每畝2400株~2600株,定植后加蓋中小棚保溫。④田間管理:前期注意保溫,當第一苔花開時,可采用科學方法保花保果。
⑹適宜種植地區:四川茄子產區早春露地和保護地早熟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