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魯農審2013040號。
育種者: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品種來源:一代雜交種,組合為07-CA/2003-11。母本07-CA雄性不育系為07-113自交系經日本雄性不育系07-C回交轉育而成,07-113自交系為“大棚大根”自交選育;父本2003-11自交不親和系為“長春大型2號”經抗病性轉育后自交選育。
特征特性:屬春蘿卜品種。區域試驗結果:生長期60天左右。葉叢半直立,羽狀裂葉,葉色深綠,單株葉片20~22片。肉質根圓柱形,入土部分約占根長的2/5,白皮白肉,脆甜多汁。單株肉質根重1.5公斤,根葉比為3左右。微辣,風味好,熟、生食兼用。霜霉病病株率37.5%、病情指數13.6;病毒病病株率34.6%、病情指數14.1,軟腐病未發生。抽薹未發生。2012年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濟南)品質檢驗:粗纖維0.6%,干物質含量4.2%,維生素C15.8㎎/100g,可溶性總糖3.4%。
產量表現:在2011年全省春蘿卜品種區域試驗中,平均畝產4739.3公斤,比對照白玉春增產13.7%; 201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722.1公斤,比對照白玉春增產5.6%。
栽培技術要點:3月底至4月初生茬地施足基肥,起垅點播,行距50厘米,株距33厘米。
適宜范圍:在全省適宜地區作春蘿卜品種種植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