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桂(gui)審薯2013003號
品種(zhong)名稱(cheng):桂彩(cai)薯(shu)1號(hao)
選(xuan)育單位:廣西農業科(ke)學院能源作(zuo)物(wu)研究(jiu)所
品種來源:以日(ri)本(ben)北海(hai)道(dao)品系(xi)島系(xi)571號作(zuo)母本(ben),日(ri)本(ben)北海(hai)道(dao)品系(xi)島系(xi)568號作(zuo)父本(ben)通過有性雜交(jiao)方法經系(xi)統選育而(er)成。
特征特性:鮮(xian)薯食用(yong)型(xing)中早熟品種,富含花色(se)素(su)(su)苷含量(liang)。出苗后85-95天可收獲(huo)。株型(xing)直立,分枝少,株高45厘米左(zuo)右(you),莖紫色(se),葉深綠色(se),葉緣平展,生長勢(shi)強,在低溫寡照天氣(qi)下,葉色(se)仍能(neng)保持綠色(se)。在廣西冬種未見開花。塊(kuai)(kuai)莖長橢圓(yuan)形(xing),紫皮紫肉,表皮光(guang)滑,塊(kuai)(kuai)莖大(da)小中等、整齊,芽眼少而淺,結(jie)薯集中。塊(kuai)(kuai)莖休眠期較(jiao)長。鮮(xian)薯維生素(su)(su)C含量(liang)13.7mg/100g,粗(cu)蛋白質含量(liang)2.45%,花色(se)素(su)(su)苷含量(liang)達103.6mg/100gFW。輕感晚疫病(bing)。
產量表現:2008年11月(yue)在(zai)廣西農業科學院進行冬(dong)種(zhong)(zhong)產(chan)量比(bi)較試(shi)驗,鮮薯(shu)產(chan)量為1445.5公斤/畝。2012年11月(yue)在(zai)邕寧區(qu)、桂平市、福綿(mian)區(qu)、賓陽縣4個(ge)試(shi)驗點的平均(jun)鮮薯(shu)產(chan)量為1469.2公斤/畝,比(bi)對照品種(zhong)(zhong)紫云1號增產(chan)32.9%,一般生(sheng)產(chan)示范(fan)鮮薯(shu)產(chan)量為1000-1500 公斤/畝。
栽(zai)培要點:1、選擇排灌水方便,質地疏松,前作非茄科及塊根類作物,冬種宜在10月中旬-12月上旬播種;栽培密度每畝4000-5500株。2、 每畝用種薯125-150公(gong)斤(jin)。種薯可用5毫克/公斤赤霉素溶液或1-2%的硫脲溶液噴灑和利用散射光下催芽。較大的種薯可按芽眼切塊播種,縱切成30-50克的薯塊,每塊帶1-2個芽眼。 3、基肥以農家肥為主,每畝1500-3000公斤,種肥每畝施復合肥100公斤、尿素10公斤,撒施于種植溝內并與土壤拌勻。 4、播種后25-30天苗全后,在現蕾期進行中耕除草并培土,每畝施硫酸鉀15公斤、尿素10公斤;在塊莖膨大期每隔2周用0.5%的尿素與0.3%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或0.3%的硝酸鉀進行葉面噴施;土壤要保持濕潤。5、主要防治病毒病、晚疫病、蚜蟲、馬鈴薯瓢蟲、地老虎等。6、當馬鈴薯生長停止,莖葉逐漸枯黃時,即可采收。
審(shen)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zhong)符合廣西(xi)馬鈴薯品種(zhong)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全區作冬季種(zhong)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