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川優華占
審定編號:豫審稻2013003
選育單位:中國水稻研究所、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北京金色農華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川香29A×華占
特征特性:屬中秈遲熟三系雜交水稻品種,全生育期145天。株型緊湊,株高122.0cm,莖稈粗壯,分蘗力強;主莖葉片16片,葉色濃綠;穗長24.8cm,平均畝有效穗數15.6萬穗,每穗總粒數197.0粒,結實率80.7%,千粒重27.4g。
抗性鑒定:2012年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接種鑒定:對稻瘟病苗瘟代表菌株ZB29、ZC15、ZD1、ZE3、ZF1和ZG1表現為免疫(0級);穗頸瘟人工鑒定為中抗(2級)、田間鑒定為抗(1級);對水稻白葉枯病代表菌株浙173表現為感病(7級)、PX079表現為感病(7級)、JS-49-6表現為感病(5級)、KS-6-6表現為感病(5級);對紋枯病中等致病力菌株RH-2表現感病(S)。
品質分析: 2011、2012兩年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測:出糙米率82.1%/79.5%、精米率73.6%/71.2%、整精米率56.1%/64.2%、堊白粒率30%/35%、堊白度4.2%/6.7%、直鏈淀粉21.5%/20.5%、膠稠度50mm/50mm、粒長6.7mm/6.7mm、長寬比3.0/3.0、透明度1級/2級、堿消值3.5級/3.0級。2011年品質檢測結果達國家優質稻谷標準三級。
產量表現:2010年河南省秈稻品種區域試驗,9點匯總,6點增產,3點減產,平均畝產稻谷562.8kg,比對照Ⅱ優838增產2.9%,差異不顯著,居19個參試品種第16位;2011年續試,7點匯總,7點增產,平均畝產稻谷579.0kg,比對照Ⅱ優838增產6.5%,差異極顯著,居18個參試品種第5位。兩年平均畝產稻谷570.9 kg,比對照Ⅱ優838增產4.7%。
2012年河南省秈稻品種生產試驗,5點匯總,5點增產,平均畝產稻谷618.9 kg,比對照品種Ⅱ優838增產8.7%,居8個參試品種第3位。
適宜區域:河南南部稻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播量:4月中、下旬播種,秧田畝播種量6kg,大田畝用種量1kg。播種前種子用強氯精和咪鮮胺處理,預防惡苗病和稻曲病;
2、栽插方式:栽插規格20cm×22cm,畝插1.5萬蔸,每蔸插2粒谷秧,每畝基本苗10萬。
3、田間管理 :秧苗2~3葉期適量噴施多效唑,促矮壯多發;及時追施斷奶肥和促蘗肥,秧田要注意防治葉蟬和薊馬,可兼防普矮病;重施基肥,每畝大田用45%復合肥30kg加尿素5kg,施用了農家肥的可適當減量;早追肥,移栽后5-7天結合除草每畝施尿素10kg、氯化鉀5kg;拔節期看苗補肥;管水做到深水活蔸,淺水勤灌,每蔸12根苗左右時曬田,終花后干濕交替壯籽,后期不要脫水過早;根據當地農技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和二化螟等病蟲害,抽穗期注意預防穗頸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