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認定編號:蒙認麻2013001號
品種名稱:通蓖8號(hao)
申請單位(wei):通遼市農業科學研究(jiu)院(yuan)
選育單(dan)位:通遼市農(nong)業科學研究(jiu)院(yuan)、內蒙古民族大學
品種來源:以Lm型雌性系“轉4號(hao)”為母本、恢(hui)復系(xi)“2129”為父本雜交組配選育而成。母本選系基礎為Lm型雌性系×哲(zhe)蓖4號;父本選(xuan)系基礎為邵選(xuan)高串早×青塔。
性狀(zhuang)描(miao)述:
幼苗:葉(xie)片綠色,葉(xie)脈淡紫,幼莖淺紫,子葉(xie)出土闊(kuo)橢圓形,第1、2片真葉對生,第(di)3片真葉開始互生。
植株(zhu):莖稈(gan)淺(qian)紫色(se),全株(zhu)被有蠟粉,株(zhu)型較緊(jin)湊,枝葉上(shang)沖;株(zhu)高220cm,主莖穗位70cm,主莖分枝5-6個,單株有(you)效果穗數4-5個,單株粒數370粒,單株(zhu)粒重120g。
果(guo)穗(sui):雌(ci)花柱頭紅色、雄花黃色,果(guo)穗(sui)塔形,蒴果(guo)有刺(ci)較稀,主莖穗(sui)長45cm,門(men)樁穗長30cm,果穗(sui)密度1.06個/cm。
籽粒:扁(bian)橢圓(yuan)形,灰褐色花紋(wen),百粒重33.0g。
品(pin)質:2012年農(nong)業部油料及制品(pin)質量監督(du)檢(jian)驗測試(shi)中心測定,棕櫚(lv)酸1.1%,硬脂酸1.2%,油酸3.5%,亞油(you)酸5.2%,亞麻酸(suan)0.6%,花生(sheng)酸0.3%,蓖麻油酸88.1%,籽實含油量50.98%,籽仁含(han)油(you)量66.74%。
田間表現情(qing)況:田間(jian)未發現病蟲害。
試驗情況(kuang):
2010年(nian)參加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88.2kg,比(bi)對照通蓖6號增(zeng)產13.7%。平均生(sheng)育期103天,比對(dui)照晚3天。
2011年參(can)加區(qu)域試驗,平均(jun)畝產137.7kg,比(bi)對(dui)照通(tong)蓖(bi)6號增產12.6%。平均生育(yu)期89天,比對照晚2天。
2012年參加(jia)生產試驗,平均(jun)畝產183.7kg,比對照通蓖(bi)6號增產16.5%。平均生育期98天,比對照晚5天。
栽(zai)培技(ji)術要點:
播期:通遼地區適宜(yi)播種期為4月15-25日。其它地區可在10厘米地溫(wen)達10℃以上時即可播種。
密度:水(shui)肥條件(jian)好的地塊(kuai)行株距為70×70厘米,畝保(bao)苗1360株;中等肥力地(di)為70×60厘米,畝保苗1580株(zhu),肥力(li)較(jiao)差的旱薄地行株(zhu)距為60×60或60×50厘(li)米,畝保苗1800-2200株(zhu)。
施(shi)肥:一般以畝施(shi)優(you)質農肥1500-2000公斤做底肥,15公斤磷酸二銨加2.5公斤尿素或15-20公斤(jin)復合肥做種肥,10-15公斤尿素做追肥。追肥時肥距植株根部10厘(li)米以上,并深施10厘米,切忌離根部太近。
注意事項:避(bi)免重茬、迎(ying)茬種植(zhi)。
適宜地區:內蒙(meng)古自治區赤峰市、通遼市、興(xing)安(an)盟等適宜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