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選育單位:楚雄彝族自治州農業科學研究推廣所
⑵品種來源:用“94預46/滇系10號”雜交,經系譜選育而成的優質常規粳稻品種。
⑶特征特性: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81.5天,比對照合系22-2長0.1天。株高86.6厘米,株型適中,劍葉內卷直立,葉綠色。畝有效穗32.2萬,穗長16.3厘米,每穗平均著粒118.3粒,結實率74.9%,千粒重23.3克,穗彎垂,谷粒卵圓形,穎尖稈黃色。品質測定:出糙率80.4%,整精米率65.7%,長寬比1.6,堊白粒率24%,堊白度2.2%,膠稠度6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6.7%、蛋白質含量11.0%,米質達國頒三級優米標準。稻瘟病抗性鑒定:2011 年葉瘟3級,頸瘟5級,2012年葉瘟4級,頸瘟1級。
⑷產量表現:2011年參加涼山州區試,平均畝產646.8公斤,比對照合系22-2增產3.1%;2012年續試,平均畝產628.1公斤,比對照合系22-2增產4.4%。兩年區試平均畝產637.5公斤,比對照合系22-2增產3.7%,兩年區試平均增產點率88%。201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99.4公斤,比對照合系22-2增產2.8%。
⑸栽培要點:①種子消毒:用“施保克”等藥劑浸種72小時,預防惡苗病;②培育壯秧:扣種稀播,秧齡45~50天;③肥水管理:氮、磷、鉀肥搭配使用,夠蘗曬田,控制下部節間伸長,增強抗倒伏能力;④根據植保預測預報,綜合防治病蟲害,注意防治葉鞘腐敗病、稻曲病和預防稻瘟病。
⑹適宜種植地區:涼山州海拔1500~1850米的常規粳稻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