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生態)類型:半冬性甘藍型質不育雜交種
審定編號:皖油2012002
育種人: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71 A(來源于利用引進的波里馬雄性不育系(BRGA)與非恢復性的優良雙低常規品種71,經過連續6代以上回交轉育而成)×R018(來源于由雙低常規品種(2103)通過經多次測恢篩選出的配合力較強的優系)
主要特征特性:葉色綠,葉形琴狀裂葉。2008-2009、2009-2010兩年區域試驗表明,株高139cm左右;單株有效角果427個左右,每角23粒左右,千粒重3.97克左右,全生育期232天左右,比對照品種(皖油14)早熟3天左右。
抗性表現:2009年田間調查菌核病病指1.37(對照品種病指5.80),凍害指數2.75(對照品種2.60);2010年經省種子管理總站接種鑒定中抗菌核病(相對抗指-0.48),凍害指數9.35(對照品種8.33)。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驗,2009年品質(樣品為種子):粗脂肪41.66%,芥酸0.2%,硫甙22.62umol/g餅;2010年品質:粗脂肪40.44%,芥酸0.6%,硫甙28.6umol/g餅。符合雙低油菜標準。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8-2009年度區試畝產195.6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4.2%(不顯著);2009-2010年度區試畝產153.2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3.3%(不顯著)。
2010-2011年度生產試驗畝產140.8公斤,比對照品種增產6.7%。
適宜推廣區域:沿江區。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荃銀油5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荃銀油5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荃銀油5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寒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