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桂審薯2012002號
品種名稱:桂02-119
選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用徐55-2自然雜交后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株型匍匐,平均蔓長104.8cm,分枝數5.9個,葉心型,頂葉褐色,葉色綠色、葉脈紫色,莖綠色,薯形有短紡錘、紡錘形或下膨,薯皮淺粉紅色,薯肉黃色。干物率為32.9%。
產量表現:2009年至2010年參加廣西甘薯新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506.6kg,比對照種桂薯2號減產14.8%,達顯著水平。薯干平均畝產493.7kg,比對照種桂薯2號增產24.2%,平均干物率為32.9%。
1、選用無病蟲害,表皮光滑美觀的中大薯進行薯塊育苗,復育后采用45-50天嫩壯苗栽插。每畝插苗3300—3500株。2、選用有灌溉條件的土地,最好是沙壤土種植。深耕耙平土地后,起畦時,畝施土雜肥(有機肥)1500kg,鈣鎂磷肥25kg,插后15-20天畝施尿素5kg,復合肥10kg,插后50天左右中耕松土,畝施硫酸鉀30kg,尿素10kg或花生麩20kg。3、選擇土壤濕度適宜的下午種植,種后3天內,要做好防曬措施,保證全苗。4、中期如雨水多,需提蔓防瘋長。5、秋薯生育期135天以上收獲,才能獲得更高產量。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通則,通過審定,可在全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