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認定編號:蒙認麻(ma)2012001號
品種名稱(cheng):內亞九號
申請(qing)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農(nong)牧業科學院
選育(yu)單(dan)位:內蒙古(gu)自治(zhi)區農牧業科(ke)學(xue)院
品種來(lai)源:以(yi)核不(bu)育(yu)材料H532N[78N-20)×五寨(zhai)]為母(mu)本,“南選”、“德(de)國三(san)號”、“美國(guo)高油(you)”和“加(jia)拿大(da)18 L”為父本組配而成。
性狀描述(shu):
植株(zhu):株(zhu)高(gao)72cm,工藝(yi)長度47.7cm,主莖一(yi)級(ji)分枝數5.2個,全株有效果數27.6個(ge),單果粒數8.8。
籽(zi)粒:種皮褐(he)色,千粒重(zhong)6.0g。
品(pin)質(zhi):2010年內(nei)蒙古自治區(qu)農(nong)產品質量安全(quan)綜合檢測中(zhong)心(呼和浩特)測定,粗脂肪44.6%,棕櫚酸5.68%,硬脂酸3.54%,油酸24.44%,亞油酸14.15%,亞麻酸52.15%。
抗性:2010年內(nei)蒙古農科院植保所(suo)抗病性(xing)鑒定,抗枯萎(wei)病。
試驗情(qing)況:
2009年(nian)參(can)加胡(hu)麻品種區域試驗(yan),平均(jun)畝(mu)產157.9kg,比對照隴亞(ya)八號增產9.0%。
2010年(nian)參加胡麻品種區(qu)域試驗,平(ping)均畝(mu)產137.2kg,比對照隴亞八號增產4.5%。
2011 年參加胡麻(ma)品種生產試驗,平(ping)均畝產119.5kg,比對(dui)照隴(long)亞八號增產22.4%。
栽(zai)培技術要(yao)點:
陰山(shan)南(nan)麓4月下(xia)旬播種,行距20cm,畝播量3.5-4公斤,畝保苗30-40萬株。
陰(yin)山北麓5月上(shang)旬播種,行(xing)距20cm,畝播(bo)量2.5-3公斤,畝保苗25-30萬(wan)株。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qu)≥10℃活動積(ji)溫2100℃以(yi)上地區種(zhong)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