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本溪市馬鈴薯研究所用“五里白”作母本,“74-128”作父本進行有性雜交,在子代實生系中選擇優良單株經無性繁殖而成的馬鈴薯品種。由湖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華中農業大學引進。2012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品種審定編號為鄂審薯2012001。
品質產量:2009~2010年參加湖北省馬鈴薯低山平原組品種區域試驗,品質測定干物質含量為20.0%,淀粉含量為14.4%。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660.1公斤,比對照南中552增產。
特征特性:屬早熟馬鈴薯品種。株型直立,繁茂性中等,分枝數少,莖基部淺紫色,莖節和節間綠色,葉緣平展,復葉較大,側小葉5對,頂小葉卵形,無蕾。結薯較集中,薯塊中等偏大,薯型圓形,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較淺,休眠期中等,耐貯性一般,塊莖易感晚疫病。區域試驗中生育期58天,株高51.3厘米,單株主莖數2.1個,單株結薯數6.0個,單薯重87.0克,商品薯率81.0%。田間晚疫病發生較重。
栽培要點:1、選用脫毒種薯適時播種,元月中下旬播種,單作每畝種植5000株左右。2、配方施肥。底肥重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幼芽破土出苗后早施苗肥。3、加強田間管理。注意清溝排漬,及時中耕培土,促早發棵早結薯。4、注意輪作換茬。加強早疫病、晚疫病等病害防治。
適宜范圍:適于湖北省平原、丘陵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