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審定編號:閩審薯2012006
作物種類:馬鈴薯
品種名稱:克新19號
選育單位: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克山分院
引進單位:福建省種子總站、福建省農業科學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克新2號/KSP92-1
特征特性:葉片綠色,莖綠帶褐色,薯型為橢圓型,薯皮光滑、淡黃色,薯肉乳白色,芽眼深淺中等。主要農藝性狀兩年平均:生育期85天,比對照遲熟1天,株高43.8cm,單株塊莖數5.2個,單株薯重0.48公斤,商品薯率為87.9%,二次生長0.21%,裂薯0.34%、無空心。塊莖干物質含量17.21%,食用品質較好。區試點田間調查晚疫病發病率24.01%、病情指數8.7,早疫病發病率17.95%、病情指數7.49,重花葉病發病率10.29%、病情指數2.79,卷葉病毒病發病率13.43%,病情指數4.28。
產量表現:2008-2009年度參加省區試,平均鮮薯畝產1807.97公斤,比對照紫花851增產10.67%,達極顯著水平;畝干產321.6公斤,比對照增產3.78%。2009-2010年度續試,鮮薯畝產1797.56公斤,比對照增產5.32%,達顯著水平;畝干產292.81公斤,比對照增產2.08%。兩年平均鮮薯畝產為1802.77公斤,比對照增產8.0%,畝干產307.21公斤,比對照增產2.93%。2010~2011年生產試驗平均鮮薯畝產2402.6公斤,比對照紫花851增產5.3%。
栽培技術要點:冬種11月上、中旬搶晴早播,春種12月底至1月上中旬播種。冬種5000株/畝左右,春種4500株/畝左右。畝施純氮16公斤,氮、磷、鉀比例1.0:0.4:1.8,基肥70%、追肥30%。前期注意預防晚疫病,使用脫毒種薯。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意見:克新19號屬菜用馬鈴薯新品種。生育期85天左右,比對照紫花851遲熟1天;鮮薯產量較高;薯皮光滑,芽眼深淺中等,商品薯率高,食用品質較優;區試點田間調查晚疫病等主要病害發病率低于對照。適宜福建省非晚疫病重病區種植,栽培上應注意防治晚疫病。經審核,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