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甘審麥2012001
品種名稱:隴春29號
選育單位:甘肅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永1265 為母本,CORYDON為父本組配的雜交種,原代號6396。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偏晚,生育期105天左右,較對照品種寧春4號晚熟1-3天。幼苗半直立,葉色中綠,葉片狹長。株高78-88厘米,有效分蘗1.0-1.2個。穗紡錘形,長芒白穗,籽粒橢圓形,白粒角質,角質率95%以上,平均每穗結實小穗17.6個,穗粒數37.5-43.8粒, 千粒重平均41.6-49.8克,容重786.3克/升。粗蛋白14.15%,濕面筋30.2%,沉降值31.4毫升,吸水率61.7%,形成時間5.2分,穩定時間4.3分。對主要流行條銹菌條中33號表現免疫。
產量表現:在2009-20 10 年甘肅省春小麥西片水地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23.32公斤,比對照寧春4號增產6.19%;2011年生產試驗中,平均畝產528.70公斤,較對照增產7.79%。
栽培要點:畝播量一般22.5-27.5公斤,全生育期灌溉3-4次水,一般灌3次水的時期為3-4葉期、拔節后和灌漿期。頭水過后,可視出現土壤板結的情況適當進行耙鋤。及時防除田間雜草和蚜蟲危害。及時收獲,人工收獲的田間植株生長標準為“三段腰”時期,機械收獲田間植株生長標準為黃熟期(穎殼將張未張期)。
適宜范圍:適宜在我省河西沿山冷涼灌區、平川灌區和白銀引黃灌區種植。
適宜范圍:適宜在我省河西沿山冷涼灌區、平川灌區和白銀引黃灌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