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記編號:粵登果2012001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紫金縣新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從沙糖橘芽變枝條中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樹勢健壯,枝梢萌發力強,3年生樹高1.5~1.7米,冠幅1.45~1.75米。葉長橢園形、深綠色,長9.2厘米,寬4.68厘米。遲熟,果實成熟期在翌年3月份,比普通沙糖橘遲熟2.5~3個月。果實扁球形,單果重39.9克,果皮橙黃色,果肉細嫩,多汁,甜酸可口,風味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0%~16.89%,總酸0.606%~0.89%,總糖12.2%~13.92%,維生素C16.3毫克/100毫升,果實可食率70%,無核,品質優良。
產量表現:種植后第3年開始結果,平均株產7.5公斤;高接樹第2年掛果,第2年、第3年、第4年平均株產分別為13.5公斤、18公斤、23公斤,折合畝產分別為1080公斤、1440公斤、1840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⑴新建園選坡度20°以下的丘陵山地、河流沖積地或旱田種植;⑵選用枳殼、三湖紅橘或四川紅橘作嫁接砧木,冬季嫁接;⑶土層淺薄的果園應挖大穴種植,施足基肥,每年秋、冬季進行改土;⑷單一種植或與無籽品種混栽,株行距水田3×4米,山地2.5×3米,每畝種植60~90株;⑸樹勢旺的幼齡結果樹可采用冬季斷根、環割或噴化學藥劑促花保果,果實膨大期遇高溫干旱天氣注意覆蓋保墑,均衡灌水,采果后或萌芽前對結果樹進行修剪。
省品審會登記意見:粵農晚橘果實在3月份成熟,比普通沙糖橘遲熟2.5~3個月。產量中等。果實扁球形,無核,果肉細嫩,多汁,甜酸可口,風味濃,品質優良。適宜我省沙糖橘適栽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