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生態)類型:半冬性甘藍型兩系雜交種
審定編號:皖油2011004
育種人:廣漢市三星堆油菜研究所
品種來源:9501A(來源于“84001”油菜經系選與連續多代自交后代群體中出現的不育株與84004的可育株交配轉育而成)×9818(來源于常規油菜品種“川油18”變異單株經多年自交系選和單株測試培育而成)
主要特征特性: 2007-2008、2008-2009兩年區域試驗表明,株高154厘米左右;單株有效角果492個左右,每角22粒左右,千粒重3.6克左右,全生育期233天左右,比對照品種(皖油14)早熟3-4天。
抗性表現:2008年菌核病病指14.7(對照品種病指17.0),凍害指數33.6(對照品種17.2);2009年菌核病病指4.3(對照品種病指5.8),凍害指數3.4(對照品種2.6)。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驗,2008年品質(樣品為種子):芥酸未檢出,硫甙20.44umol/g餅,粗脂肪42.2%;2009年品質:芥酸未檢出,硫甙21.70umol/g餅,粗脂肪42.1%。符合雙低油菜標準。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7-2008年度區試畝產185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0.5%(極顯著);2008-2009年度區試畝產205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9.4%(極顯著)。
2009-2010年度生產試驗畝產167公斤,比對照品種增產9.1%。
適宜推廣區域:沿江區。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凱油4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凱油4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凱油4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寒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