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鑒(jian)定編號(hao) 蘇鑒(jian)花201111
二、來(lai)源與類型 由南京農(nong)業大學(xue)2005年以‘Isis’×青芯紅雜交(jiao)選育,2010年(nian)育成。屬(shu)單瓣型多(duo)頭(tou)切花(hua)品(pin)種(zhong)。
三(san)、適應范圍 適宜江(jiang)蘇省菊(ju)花(hua)產區種植。
四、產量水平(ping)及特征(zheng)特性
每(mei)畝產(chan)切花25000萬枝/茬。株型直立,莖強直,株高110厘(li)米。葉色深綠,不易枯萎。花簇輪廓(kuo)呈(cheng)圓柱形,每枝著花13-18朵(duo)。單瓣花型,花徑3.5厘米。舌(she)狀花平瓣,1-2輪,平均27枚,黃橙色。生長勢旺,對(dui)蚜蟲抗性(xing)強。花枝離體水養期達(da)28天。
五(wu)、栽培技術要點
1、定植(zhi)時間。根據目標(biao)花期而定。自然(ran)條件(jian)下,摘心栽培于7月上旬定植(zhi),不(bu)摘(zhai)心栽培于8月上旬定植,加(jia)光栽培在(zai)8月下旬-9月下(xia)旬(xun)(一般為目標花期前14-16周)。
2、種植密度。摘心(xin)栽培(pei)約25株(zhu)/m2,不(bu)摘(zhai)心(xin)栽培(pei)約(yue)64株/m2。
3、摘心(xin)。緩苗(miao)約20天后,植株展開葉片達(da)5-6片時(shi),進行摘(zhai)心,每株保留3-4個分枝,張網設(she)支架。作(zuo)獨本栽培的,不進(jin)行摘心處(chu)理。
4、肥水管(guan)理。定頭(tou)10-15天(tian)后(hou)適當控制肥水1-2周(zhou),以促進花芽分化(hua)。現蕾后需水分充足。生長(chang)期(qi)施每畝施用尿素4-5公斤追肥1-2次。花芽形成(cheng)期(qi)和花蕾膨大期(qi),葉面噴施0.2%-0.3%磷酸二氫(qing)鉀3-4次(ci),促進花(hua)芽發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