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生態)類型:轉基因中熟春棉雜交品種
審定編號:皖棉2010002
育種人:安慶市金苗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安徽省長金種子研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中80選系(來源于中棉所中80選系)×sk-1(來源于蘇棉22第3號選系/GK19雜交后代選系)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松散,塔形。莖稈粗壯,有茸毛。葉片較大,葉色較深。鈴卵圓形。
2007年、2008兩年區域試驗表明,生育期124天左右,與對照品種(皖雜40)相仿。株高115厘米左右,第一果枝節位為7.1,株果枝數17臺左右,單株結鈴29個左右,單鈴重6.5克左右,衣分41%左右,籽指11.9克左右,霜前花率88%左右。
抗性表現:經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抗性鑒定,2007年抗枯萎病(病指7.1)、感黃萎病(病指35.1);2008年抗枯萎病(病指9.7)、耐黃萎病(病指33.2)。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2007年纖維長度29.4毫米,斷裂比強度29.4cN/tex,馬克隆值5.4;2008年纖維長度32.1毫米,斷裂比強度33.7cN/tex,馬克隆值4.7。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7年區試畝產皮棉112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1.46%(極顯著);2008年平均畝產101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1.27%(極顯著)。
2009年生產試驗畝產皮棉108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4.3%。
適宜推廣區域:沿江區和皖南山區。
注意事項:金雜棉3號為轉基因雜交棉,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編號:農基安證字(2009)第088號;獲準在我省長江流域棉區種植。有效期:2010年3月1日-2015年3月1日。
在不同栽培條件下,金雜棉3號抗性、品質、產量和生育期等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金雜棉3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金雜棉3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