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生態)類型:中熟夏大豆
審定編號:皖豆2010001
育種人:宿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中作975(來源于中國農科院作物所)×渦90-72-8(來源于亳州市農科所)
主要特征特性:有限結莢習性,白花,灰茸毛,披針形葉,葉上沖,株形緊湊,籽粒橢圓形、黃色、淺褐臍,成熟時全落葉,不裂莢,稍有倒伏。
2007年、2008兩年區域試驗表明,株高67厘米左右,有效分枝2.0個,單株莢數31.9個,單株粒數66.6粒,百粒重22.5克,全生育期103天左右,比對照品種(中豆20)遲熟2天。
抗性表現:經國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鑒定,2007年對大豆花葉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現中感(病情指數48%)、SC7表現中感(病情指數45%);2008年對SC3表現中感(病情指數49%)、SC7表現中感(病情指數48%)。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大豆及大豆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佳木斯)檢驗(區試田樣品),2007年粗蛋白(干基)44.57%,粗脂肪(干基)17.90%;2008年粗蛋白(干基)46.08%,粗脂肪(干基)18.82%。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7年區試畝產175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3.41%(顯著);2008年區試畝產173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3.67%(不顯著)。
2009年生產試驗畝產177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8.02%。
建議推廣區域:江淮丘陵區和淮北區。
注意事項:在不同栽培條件下,皖宿01-15抗性、品質、產量和生育期等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皖宿01-15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皖宿01-15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