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準兩優1383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01號
品種名稱:準兩優1383
選育單位:南寧市沃德農作物研究所,廣西百色兆農兩系雜交水稻研發中心
品種來源:準S×R1383,R1383源于T0463變異株系選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兩系雜交水稻,桂中、桂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14天左右,比對照金優463遲熟4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較高、株型適中、葉片較大、抗倒性稍差,每畝有效穗數17.5萬,株高96.2厘米,穗長20.8厘米,每穗總粒數110.9粒,結實率88.3%,千粒重28.4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78.7%,整精米率36.5%,長寬比3.1,堊白米率82%,堊白度10.2%,膠稠度7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1.7%;抗性:苗葉瘟6級,穗瘟9級,穗瘟損失指數95.6%,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8.3;白葉枯病致病Ⅳ型7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中、桂北稻作區早稻早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42.57公斤,比對照金優463增產9.36%;2007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74.82公斤,比對照金優463增產2.1%(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58.7公斤,比對照金優463增產5.73%,增產點比例80%。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50.1公斤,比對照金優463增產1.12%。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早稻桂中3月中下旬,桂北3月底4月上旬播種。移栽秧齡4.5-5葉,拋栽秧齡2.5-3.5葉。2、合理密植。插植規格20厘米×13厘米,雙株植或拋栽22000蔸/畝。3、施肥采用:前促、中穩、后補的施肥方法,適當增施磷鉀肥。宜中至中偏上肥力栽培。一般畝用純氮量11kg,氮:磷:鉀為1:0.6:1。以有機肥為主,重施基肥,避免過量過遲施用氮肥。4、科學用水。淺灌勤露,干濕交替,中期適度曬田,后期干干濕濕到成熟。不宜斷水過早。5、綜合防治病蟲害,注重稻瘟病防治。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區作早稻或桂南稻作區低水位田作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威優608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02號
品種名稱:威優608
選育單位:廣西中農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威20A×中恢608(T0974×R191)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中、桂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比對照金優463遲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較高、株型適中、葉片較大、抗倒性稍差,每畝有效穗數21.2萬,株高87.4厘米,穗長20.3厘米,每穗總粒數97.3粒,結實率84.6%,千粒重29.2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7%,整精米率35.6%,長寬比2.7,堊白米率90%,堊白度15.8%,膠稠度86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2.6%;抗性:苗葉瘟6級,穗瘟9級,穗瘟損失指數65.0%,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8.3;白葉枯病致病Ⅳ型9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中、桂北稻作區早稻早熟組篩選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43.87公斤,比對照金優463增產5.51%;2007年參加桂中、桂北稻作區早稻早熟組區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77.89公斤,比對照金優463增產2.76%(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60.88公斤,比對照金優463增產4.14%,增產點比例100%。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51.24公斤,比對照金優463增產1.38%。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早稻桂中3月中下旬,桂北3月底至4月初播種,薄膜覆蓋,每畝秧田播種20公斤,大田用種1.5公斤/畝,出苗后看苗追肥,實行濕潤灌溉,結合防治病蟲害,秧齡控制在28天以內,培育壯苗。2、適齡移栽,合理密植:每畝大用插植壯苗2.5萬蔸,每蔸2粒帶蘗谷苗。一般4-4.5葉移栽,雙株植,規格20厘米×16.5厘米。3、科學管理水肥:早施重施分蘗肥,做到前促、中控、后補;一般畝施純氮9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8公斤,氯化鉀10公斤,前期淺水干濕交替,促分蘗早發,中期適時曬田控苗,后期不宜脫水過早防早衰。4、注意病蟲害的防治。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區作早稻或桂南稻作區低水位田作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3、特優2155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03號
品種名稱:特優2155
選育單位:福建省三明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福建六三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龍特甫A×明恢2155(K59×多系一號,K59系三明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來源于777/CY85-41)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中、桂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2天左右,與對照金優207相仿。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較高,株型適中,熟期轉色好,每畝有效穗數16.9萬,株高119.0厘米,穗長23.4厘米,每穗總粒數136.6粒,結實率85.0%,千粒重28.3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2%,整精米率64.6%,長寬比2.5,堊白米率100%,堊白度21.0%,膠稠度61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0.9%;抗性:苗葉瘟6級,穗瘟7級,穗瘟損失指數34.0%,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6.8;白葉枯病致病Ⅳ型9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中、桂北稻作區早稻中熟組初試,四個試點平均畝產478.75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10.27%;2007年續試,四個試點平均畝產605.74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8.59%(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42.25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9.43%,增產點比例100%。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73.56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4.68%。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稀播育壯秧:按當地的種植習慣與氣候因素,確定適宜的的播種時期;稀播勻播,秧田要施足基肥,培育帶蘗壯秧。2、適時移栽,合理密植:作早造栽培,移栽秧齡以30-35天為宜;插植密度:20厘米×20厘米,蔸插2粒谷。3、合理施肥:每公頃施純氮150-180kg,氮磷鉀比為1:0.5:0.5。基肥、蘗肥、穗肥、粒肥的比例為5:2:2:1。4、病蟲害防治:掌握“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重點抓好對螟蟲和稻飛虱的防治工作,并注意防治稻瘟病。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區作早、晚稻種植,應注意白葉枯病、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4、金優408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04號
品種名稱:金優408
選 育 者:李昌發
品種來源:金23A ×測408(IR2081//測402/株系08, 株系08為R207變異株)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中、桂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比對照金優207早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劍葉長、大、披,每畝有效穗數17.6萬,株高109.6厘米,穗長22.7厘米,每穗總粒數140.0粒,結實率80.6%,千粒重27.8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9%,整精米率54.2%,長寬比3.1,堊白米率80%,堊白度13.0%,膠稠度83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8.6%;抗性:苗葉瘟6級,穗瘟9級,穗瘟損失指數77.3%,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8.3;白葉枯病致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中、桂北稻作區早稻中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45.34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7.86%;2007年續試,四個試點平均畝產580.56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4.08%(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12.95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5.97%,增產點比例100%。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59.68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1.61%。
栽培要點:1、培育壯秧,適時早插、早管,移栽秧齡早造20?25天,晚造15?20天,葉齡4葉左右。2、插植規格:20×13厘米20×16.5厘米,畝栽基本苗6萬左右,每蔸2?3苗。3、插后回青即可追肥,主攻分蘗肥,N∶P∶K比例為1 ∶0.6 ∶1,占施總施肥量80% 以上。4、注意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區作早、晚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5、天優96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05號
品種名稱:天優96
選育單位:廣西科泰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天A×R科96,R科96來源于(包選2號×IR2061)F5×圭630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中、桂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1天左右,與對照中優838相仿。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每畝有效穗數16.0萬,株高107.9厘米,穗長23.5厘米,每穗總粒數146.4粒,結實率83.7%,千粒重29.0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8%,整精米率38.5%,長寬比3.1,堊白米率86%,堊白度17%,膠稠度7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2.0%;抗性:苗葉瘟7級,穗瘟9級,穗瘟損失指數68.5%,稻瘟病抗性指數8.5;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中、桂北稻作區晚稻中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09.47公斤,比對照中優838增產4.78%;2007年續試,四個試點平均畝產517.63公斤,比對照中優838增產4.73%;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13.55公斤,比對照中優838增產4.76%,增產點比例88.9%。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6.32公斤,比對照中優838增產7.08%。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早稻桂南2月底至3月初、桂中3月中下旬、桂北3月下旬播種;晚稻桂南7月15日前,桂中、桂北6月底至7月初播種。2、適時移栽、合理密植:早稻秧齡25-30天,或4-4.5葉拋栽,晚稻15-18天。株行距20厘米×16.5厘米,雙株植,注意淺插、勻插。3、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等肥力田塊每畝施純氮12公斤,其中基肥占60-70%,追肥占20-30%,穗肥占10%,注意配合施用有機肥和磷鉀肥。4、科學管水:淺水促蘗,夠苗曬田,后期干濕交替。5、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稻,桂中、桂北稻作區作晚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6、桂兩優2號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06號
品種名稱:桂兩優2號
選育單位:廣西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桂科-2S×桂恢582(桂99// Calotoc/02428)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兩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4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早熟4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緊湊、葉片短直、熟期轉色好,每畝有效穗數18.9萬,株高112.2厘米,穗長23.2厘米,每穗總粒數158.0粒,結實率83.0%,千粒重21.6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7%,整精米率69.0%,長寬比2.7,堊白米率86%,堊白度15.0%,膠稠度8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4.4%;抗性:苗葉瘟6級,穗瘟7級,穗瘟損失指數46.2%,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6.8;白葉枯病致病Ⅳ型7級,Ⅴ型5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69.50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8.20%;2007年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52.74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8.44%(極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11.12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8.32%,增產點比例100%。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9.38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8.1%。
栽培要點:1、該組合株型緊湊,分孽力中等,耐肥抗倒,最好選中高水肥田塊種植,充分發揮其增產潛力。2、適時播種和移栽:早造3月上旬播種, 適宜移栽秧齡以4.5-5.0葉為宜,拋秧方葉齡3.5-4.0葉為宜;晚造以7月上旬播種,適宜移栽秧齡18-25天左右,拋秧葉齡3.0-3.5葉為宜;畝插(拋)1.8?2.0萬蔸,每蔸插2-3粒谷秧。3、肥水管理:早施重施分蘗肥,適時補施穗粒肥;本田每畝基肥施農家肥1000-1500公斤,NPK比例為1∶0.8∶1.1,每畝施純N 18.5公斤、P2O514.8公斤、K2O20.4公斤;前期施肥量占總肥量85%-95%。生長前期淺水灌溉促分蘗,移栽后20-25天總苗數達20-22萬即可露曬田。4、做好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工作。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種植。
7、準兩優香油占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07號
品種名稱:準兩優香油占
選育單位:廣西百色兆農兩系雜交水稻研發中心
品種來源:準S×玉香油占,玉香油占系廣東農科院水稻所育成的優質常規稻品種。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兩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早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松散,葉片內卷,主穗、分蘗穗差異大,每畝有效穗數17.2萬,株高113.1厘米,穗長23.8厘米,每穗總粒數125.9粒,結實率90.0%,千粒重29.2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4%,整精米率34.9%,長寬比3.1,堊白米率86%,堊白度13.3%,膠稠度71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1.8%;抗性:苗葉瘟6級,穗瘟7級,穗瘟損失指數38.5%,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6.8;白葉枯病致病Ⅳ型9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30.08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7.09%;2007年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45.94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7.10%(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38.01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7.10%,增產點比例100%。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49.51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5.56%。
栽培要點:1、培育多蘗壯秧。秧田要下足基肥,稀播勻播,一葉一心時每畝秧田噴多效唑80克。2、適當密植。雙株植,畝插(拋)足8-10萬基本苗。3、肥水管理。施肥采用前重中穩,后期看苗情適施穗肥。施足基肥,早施攻蘗肥,中期適當控肥。后期看苗巧施穗肥。中期要控制肥水,避免中期氮肥偏重。科學管水,前期淺水促分蘗,苗數達到20萬/畝時適度曬田,孕穗至抽穗不能缺水,后期干濕管理,不能斷水過早。4、做好病蟲害防治。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種植,應注意白葉枯病、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8、天龍8優629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08號
品種名稱:天龍8優629
選育單位:中國種子集團公司三亞分公司
品種來源:天龍8A(原名4378A)×中種恢629,中種恢629來源于(廣恢128×豐矮占)F1×軟香占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早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熟期轉色好,每畝有效穗數18.2萬,株高112.5厘米,穗長24.0厘米,每穗總粒數158.7粒,結實率81.3%,千粒重24.1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7%,整精米率56.8%,長寬比3.1,堊白米率72%,堊白度8.3%,膠稠度6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6.7%;抗性:苗葉瘟6級,穗瘟9級,穗瘟損失指數65.0%,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8.3;白葉枯病致病Ⅳ型9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36.16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8.32%;2007年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28.87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3.75%(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32.52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6.04%,增產點比例80%。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22.57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1.08%。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根據當地種植習慣與特優63同期播種,秧齡30天左右。2、合理密植:插植規格23厘米×13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保證畝基本苗7~9萬。3、肥水管理:施肥方法上應采用重施基肥,早施分蘗肥,每畝需施純氮10~12公斤,氮磷鉀配合施用,中后期注意增施磷鉀肥;前期淺灌,夠苗曬田,后期干濕交替。4、防治病蟲害。注意對螟蟲、稻飛虱和稻縱卷葉螟的防治,稻瘟病重病區還應加強噴藥保護。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9、特優1259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09號
品種名稱:特優1259
選育單位:福建省三明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福建六三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龍特甫A×明恢1259(明恢86 // K59/K1729)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8天左右,與對照特優63相仿。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葉片寬大稍內卷,每畝有效穗數16.8萬,株高116.9厘米,穗長24.3厘米,每穗總粒數131.8粒,結實率84.7%,千粒重30.1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9%,整精米率62.0%,長寬比2.3,堊白米率100%,堊白度27.5%,膠稠度6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4.1%;抗性:苗葉瘟6級,穗瘟9級,穗瘟損失指數50.3%,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8.3;白葉枯病致病Ⅳ型9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41.68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13.04%;2007年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36.43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6.54%(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39.06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9.79%,增產點比例90%。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29.91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2.39%。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稀播育壯秧:按各地的種植習慣與氣候因素,確定適宜的的播種時期;稀播勻播,秧田要施足基肥,培育帶蘗壯秧。2、適時移栽,合理密植:移栽秧齡以30天為宜;插植密度:20厘米×20厘米,叢插2粒谷。3、合理施肥:每公頃施純氮150-180kg,氮磷鉀比例為1∶0.5∶0.7。基肥、分蘗肥、穗肥的比例為5∶3∶2。4、病蟲害防治:掌握“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重點抓好對螟蟲和稻飛虱的防治工作,并注意防治稻瘟病。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0、特優969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10號
品種名稱:特優969
選育單位:福建興禾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龍特甫A×興恢969(明恢86×N175,N175系福建省南平市農科所選育)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9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遲熟1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莖桿粗壯,熟期轉色好,結實好,每畝有效穗數17.8萬,株高119.9厘米,穗長23.7厘米,每穗總粒數121.6粒,結實率87.4%,千粒重29.7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6%,整精米率52.8%,長寬比2.5,堊白米率100%,堊白度25.2%,膠稠度66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1.8%;抗性:苗葉瘟6級,穗瘟7級,穗瘟損失指數41.2%,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6.8;白葉枯病致病Ⅳ型9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04.56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6.37%;2007年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23.70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4.01%(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14.13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5.19%,增產點比例100%。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23.25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1.21%。
栽培要點:1、稀播勻播,培育壯秧:3月上旬播種,秧齡25~30天,秧田播種量15 公斤左右,秧田應施足基肥,培育帶蘗壯秧。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插植規格以20厘米×23 厘米為宜,畝插(拋)足基本苗10~12萬。3、肥水管理:大田以基肥為主,分蘗肥用量約占總量40~45%,穗肥以鉀肥為重;追肥在插后15天內結束,適當增施磷、鉀肥;中等肥力水平田畝施純氮10 公斤,N、P、K施肥比例1.0∶0.5∶1.0;插秧后淺水活蔸、薄水養蘗、夠苗輕擱、濕潤穩長,因穗型大,灌漿期延長,后期不能太早斷水。4、防治病蟲害:根據當地病蟲預測預報,適時防治,重視螟蟲、稻飛虱和稻縱卷葉螟的防治,稻瘟病重病區還應加強噴藥保護。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白葉枯病、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1、特優玉一號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11號
品種名稱:特優玉一號
選育單位:廣西玉林市玉穗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龍特甫A×玉恢1號,玉恢1號是從桂99自然變異株系選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早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熟期轉色好,結實率高,每畝有效穗數17.3萬,株高113.8厘米,穗長23.0厘米,每穗總粒數116.4粒,結實率89.0%,千粒重30.1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6%,整精米率56.5%,長寬比2.6,堊白米率100%,堊白度19.5%,膠稠度63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1.5%;抗性:苗葉瘟5級,穗瘟9級,穗瘟損失指數58.9%,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8.0;白葉枯病致病Ⅳ型9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85.32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2.31%;2007年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22.76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3.83%(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04.04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3.07%,增產點比例80%。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45.86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5.47%。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早稻2月底至3月初。2、培育壯秧:每畝秧田播種量7-10公斤,每畝大田用種量1.5-1.75公斤,早稻秧齡25-30天天。 3、合理密植:插植規格20×13厘米或20×16.5厘米;如用秧盤,每畝大田秧盤45-50只,4-4.5葉時拋秧。4、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分蘗肥,增施磷鉀肥,后期控制氮肥;淺水移栽,淺水分蘗,夠苗曬田,干干濕濕到黃熟。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種植,應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2、特優1102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12號
品種名稱:特優1102
選育單位:湖南隆平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龍特甫A×R1102,R1102是利用蜀恢527與AG(香稻AP1/玉米稻GER)雜交經多代系譜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遲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熟期轉色好,結實率高,每畝有效穗數17.7萬,株高116.2厘米,穗長23.5厘米,每穗總粒數120.4粒,結實率87.4%,千粒重30.7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5%,整精米率48.6%,長寬比2.6,堊白米率100%,堊白度20.8%,膠稠度69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4.0%;抗性:苗葉瘟7級,穗瘟9級,穗瘟損失指數78.1%,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8.5;白葉枯病致病Ⅳ型9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27.26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7.80%;2007年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34.60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6.18%(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30.93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6.99%,增產點比例100%。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41.64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4.68%。
栽培要點:1、稀播、勻播育壯秧:大田畝用種量1.5公斤,秧田畝播種量12公斤。2、秧齡30天以內,插植密度16.5×20厘米,每畝插8-10萬基本苗。3、大田以有機肥為主施足底肥,早施追肥適時曬田控苗,后期看苗追肥。4、注意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3、瀘香658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13號
品種名稱:瀘香658
選育單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四川禾嘉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瀘香618A×瀘恢8258,瀘恢8258來源于[圭630×(HR615×N45)F1]。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8天左右,與對照特優63相仿。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較矮,劍葉長,每畝有效穗數18.5萬,株高104.9厘米,穗長25.0厘米,每穗總粒數126.8粒,結實率83.5%,千粒重27.7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8%,整精米率56.3%,長寬比3.6,堊白米率30%,堊白度3.8%,膠稠度79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5.8%,達國標優質米三級標準;抗性:苗葉瘟5級,穗瘟9級,穗瘟損失指數56.8%,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8.0;白葉枯病致病Ⅳ型5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14.60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5.21%;2007年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25.77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3.15%(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20.19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4.18%,增產點比例80%。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29.08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1.62%。
栽培要點:1、畝用種量1~1.25公斤2、栽插密度:畝栽1.5萬穴左右,栽插規格16.7×(33.3+20)/2厘米,每穴栽2粒谷秧苗。3、施肥:重底早追、氮磷鉀肥配合施用,畝施純氮8~10公斤、20公斤過磷酸?、10公斤鉀肥作底肥,栽后7天施3公斤純氮作追肥。4、適時防治稻瘟病、螟蟲等主要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4、茂兩優29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14號
品種名稱:茂兩優29
選育單位:廣東華茂高科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228S×茂恢29,茂恢29系用云南引進的粳緣恢復系MR600作母本,茂選作父本進行雜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兩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9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遲熟1-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較矮,葉片內卷,每畝有效穗數20.5萬,株高106.6厘米,穗長22.2厘米,每穗總粒數139.9粒,結實率84.8%,千粒重24.2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6%,整精米率56.8%,長寬比2.5,堊白米率91%,堊白度13.5%,膠稠度7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6.7%;苗葉瘟7級,穗瘟7級,穗瘟損失指數48.7%,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7.0;白葉枯病致病Ⅳ型7級,Ⅴ型5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26.56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6.38%;2007年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45.04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8.25%(極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35.80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7.32%,增產點比例90%。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40.13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4.38%。
栽培要點:培育壯秧,插足基本苗;重施基肥,早施分蘗肥、壯蘗肥,增加有效分蘗;夠苗后及時曬田,控制好無效蘗提高成穗率,多施磷、鉀肥,提高抗逆能力;后期干濕交替管理,增強根系活力防斜倒,不宜斷水過早以影響結實率造成產量下降;注意防治稻瘟病。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種植。
15、特優858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15號
品種名稱:特優858
選育單位:廣西南寧三益新品農業有限公司,廣西兆和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龍特甫A×測858(明恢63×密陽46)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7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早熟1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群體整齊,熟期轉色好,株高115.9厘米,每畝有效穗數18.1萬,穗長22.0厘米,每穗總粒數126.2粒,結實率88.0%,千粒重28.4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4%,整精米率49.4%,長寬比2.6,堊白米率100%,堊白度22.5%,膠稠度61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3.0%;抗性:苗葉瘟6級,穗瘟7級,穗瘟損失指數42.2%,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6.8;白葉枯病致病Ⅳ型9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14.68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6.26%;2007年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39.07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5.76%(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26.88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6.01%,增產點比例80%。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68.45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9.30%。
栽培要點:1、特優858分蘗力強,有效穗可達18萬穗/畝,建議插植規格為26.5×13厘米。在分蘗達到20萬苗/畝時應排水曬田,曬田要輕曬多次曬。2、磷肥全量作基肥施;畝施純氮10-11公斤,70%應在返青后施下,之后則可視苗情適量追施;鉀肥以畝施15斤左右的氯化鉀,在分蘗始期和孕穗期施。3、注意防治病、蟲、鼠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種植,應注意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6、瑞優68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16號
品種名稱:瑞優68
選育單位:四川科瑞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瑞1A×瑞恢68(蜀恢527×多恢一號)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8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早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較高、株型適中、長勢繁茂、穗長粒大、劍葉較長、披垂、抗倒性稍差、米質優,每畝有效穗數16.7萬,株高119.0厘米,穗長25.4厘米,每穗總粒數136.0粒,結實率82.4%,千粒重29.0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5%,整精米率60.1%,長寬比3.3,堊白米率28%,堊白度2.2%,膠稠度81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0.8%;人工接種抗性:苗葉瘟4.0~4.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7.7~7.9;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86.2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3.5%;2006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41.9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2.6%(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14.1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3.1%,增產點比例70%;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92.6公斤,與對照特優63平產。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根據當地種植習慣與特優63同期播種,秧齡30天左右。2、合理密植:一般早稻插植規格23厘米×13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保證畝基本苗7~9萬。3、肥水管理。每畝施純氮10公斤左右,氮、磷、鉀比例為1∶0.6∶1.2。重施底肥,早施分蘗肥,中期控氮,中后期看苗補肥;實行淺水灌溉,每畝總苗數達23~25萬時曬田。4、及時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7、元豐優401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17號
品種名稱:元豐優401
選育單位:福建省三明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元豐A×明恢401(明恢100×蜀恢1014)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弱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比對照博優253早熟5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每畝有效穗數16.4萬,株高112.9厘米,穗長24.3厘米,每穗總粒數153.5粒,結實率81.7%,千粒重27.7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3.2%,整精米率65.1%,長寬比3.0,堊白米率24%,堊白度4.4%,膠稠度75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5.4%,米質達國標三級優質米標準。抗性:苗葉瘟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指數58.1%,稻瘟病抗性指數8.5;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晚稻感光組初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528.47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7.35%;2007年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47.87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6.03%(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38.17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6.69%,增產點比例81.8%。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18.21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9.53%。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及時移栽:桂南作晚稻種植7月15日前播種,秧齡宜控制在25天以內。2、稀播種,育壯秧:選擇肥力中上的田塊作秧田,施足基肥,及時施分蘗肥,促進低位蘗早萌發、早生長;畝播種量宜控制在10-15公斤。3、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密植規格為17.0厘米×20.0 厘米,叢插帶蘗秧2粒谷,畝插(拋)足基本苗6-7萬左右。4、施足基肥,及時追肥:基肥要足,追肥要早,畝施純氮10.5公斤,氮磷鉀比例為1∶0.5∶0.7;基肥、蘗肥、穗肥、粒肥比例55%∶35%∶7%∶3%;中后期看苗補肥,忌偏施N肥。5、水分管理以濕為主,干濕相間。6、加強病蟲害的防治:重點防治稻瘟病、螟蟲、稻飛虱、稻癭蚊、紋枯病、稻曲病、細條病等。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桂中稻作區南部適宜種植博優桂99的地區作晚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8、百優1191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18號
品種名稱:百優1191
選育單位:廣西農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百A(原名196A)×桂恢1191,桂恢1191(原名桂恢119)來源于(桂99×桂1025)。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弱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23天左右,比對照博優253早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每畝有效穗數18.6萬,株高109.9厘米,穗長22.4厘米,每穗總粒數157.8粒,結實率84.2%,千粒重20.5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2%,整精米率70.3%,長寬比3.5,堊白米率12%,堊白度2.1%,膠稠度7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6.5%,米質達國標二級優質米標準。抗性:苗葉瘟6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指數36.8%,稻瘟病抗性指數7.3;白葉枯病Ⅳ型9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晚稻感光組初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473.03公斤,比對照博優253減產3.91%;2007年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22.8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1.17%(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97.92公斤,比對照博優253減產1.37%,增產點比例45.5%。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79.39公斤,比對照博優253減產0.19%。
栽培要點:1、該品種株葉型緊湊,矮稈抗倒,適合在中高水肥地區種植;屬弱感光型,應盡量早播,桂南應在7月10前播種,以保證在合適的天氣抽穗揚花、灌漿結實。2、本田每畝基肥施農家肥1000-1500公斤,磷肥40-50公斤;回青肥尿素5-7公斤;分蘗肥尿素10-12.5公斤,鉀肥10-15公斤,復合肥10公斤;穗肥尿素3-4公斤,鉀肥4-5公斤。注意前期應一次追足分蘗肥,以利分蘗,為獲高產打好基礎。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晚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9、科德優紅33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19號
品種名稱:科德優紅33
選育單位:廣西象州黃氏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科德186A×紅香恢SR33M,紅香恢SR33M來源于農浦紅/紅香粳//R372(自選)/香占。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早熟1-2天;作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05天左右,與對照七桂占相仿。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較高、抗倒性較差、米皮赤紅色、米飯有香味,每畝有效穗數17.1萬,株高116.1厘米,穗長24.8厘米,每穗總粒數126.4粒,結實率81.2%,千粒重26.6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2%,整精米率67.6%,長寬比3.1,堊白米率10%,堊白度1.2%,膠稠度61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2.2%;抗性:苗葉瘟5~8級,穗瘟發病率7~9級,穗瘟損失率7~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6.8~8.5;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桂中北稻作區早造優質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346.6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0.7%(不顯著);2006年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70.7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20.3%(顯著);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91.0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9.9%。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早稻桂南3月上旬、桂中3月中旬、桂北3月下旬播種,秧齡25天左右;晚稻桂南7月上旬、桂中北6月下旬至7月初播種,秧齡控制在23天以內。2、施足基肥,早施追肥,畝施純氮10公斤左右,氮、磷、鉀肥合理搭配,增施磷、鉀肥,氮、磷、鉀比為1∶0.6∶1.2。3、充分成熟后收獲。4、注意綜合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特用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種植,但應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
20、黃華占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20號
品種名稱:黃華占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黃新占為母本、豐華占為父本雜交后,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常規水稻品種,桂南、桂中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5天;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06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4-5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每畝有效穗數18.8萬,株高93.9厘米,穗長21.1厘米,每穗總粒數124.6粒,結實率88.0%,千粒重23.5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5%,整精米率56.6%,長寬比3.5,堊白米率4%,堊白度1.7%,膠稠度82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4.5%;抗性:苗葉瘟7級,穗瘟損失指數84.4%,稻瘟病抗性指數8.5;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6年早造參加水稻優質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62.55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31.91%(極顯著);2007年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06.26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30.64%(極顯著),增產點比例100%。2007年晚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98.05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24.82%。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和移栽:春季3月上中旬播種,秧齡以28-30天為宜;秋季7月上中旬播種,秧齡以16-20天為宜;每畝秧田播種量10-20公斤,每畝大田用種量2-3公斤。2、合理密植:大田栽植株行距16.67×16.67厘米,畝插2.4萬穴,每穴栽2?3苗,每畝栽基本苗4.8萬以上。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及時曬田控蘗,后期實行濕潤灌溉,抽穗揚花后不要脫水過早,保證充分結實灌漿。4、注意病蟲害特別是稻瘟病防治。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1、桂育2號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21號
品種名稱:桂育2號
選育單位:廣西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廣西兆和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油占8號”為母本,“特優63”鈷60輻射第五代中間材料為父本,經過5年8代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常規水稻品種,桂南、桂中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4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3天;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03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每畝有效穗數17.7萬,株高101.6厘米,穗長21.5厘米,每穗總粒數138.1粒,結實率86.7%,千粒重20.8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0%,整精米率64.8%,長寬比3.2,堊白米率20%,堊白度4.8%,膠稠度8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1.6%;抗性:苗葉瘟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指數86.5%,稻瘟病抗性指數8.5;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6年早造參加水稻優質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07.71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6.27%(極顯著);2007年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33.54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1.87%(顯著),增產點比例100%。2007年晚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36.08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9.29%。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健壯秧苗。畝用種量,手插秧2-2.25公斤,秧盤育秧1.5-1.8公斤,畝秧田播種量15公斤左右。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插秧規格以23×13厘米,每蔸插2~3苗(含分蘗),拋秧畝拋2~2.1萬蔸左右。3、施足基肥,及早追肥,基肥以農家肥為主,N、P、K配合施用,不偏施氮肥。4、水分管理:淺水插(拋)秧,深水回青,夠苗露曬田,中期干濕交替,后期切忌斷水過早。5、注意病、蟲、鼠害的防治。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2、絲香1號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22號
品種名稱:絲香1號
選育單位:玉林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廣西兆和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利用從廣東省農科院引進的優質稻品種“絲苗香”作母本,與玉林市農科所育成的優質材料“608號”(西山香×桂99雜交后代中選育的株系)作父本進行有性雜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常規水稻品種,桂南、桂中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3-4天;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07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6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每畝有效穗數18.2萬,株高104.6厘米,穗長24.2厘米,每穗總粒數130.4粒,結實率82.0%,千粒重23.2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79.7%,整精米率60.4%,長寬比3.3,堊白米率10%,堊白度2.6%,膠稠度7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2.7%;抗性:苗葉瘟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指數88.8%,稻瘟病抗性指數8.5;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6年早造參加水稻優質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26.74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21.70%(極顯著);2007年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53.75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7.09%(極顯著),增產點比例90%。2007年晚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29.00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7.52%。
栽培要點:1、培育壯秧:桂南稻作區早造適播期為3月上旬,晚造適播期為7月上旬,每畝秧田播種量25公斤左右;拋秧每個托盤播種量為0.05公斤。2、適時拋栽,合理密植。早造秧齡25天左右,晚造秧齡20天左右,葉齡6-7葉移植;拋植秧適當縮減秧齡5-7天,葉齡3.5?4葉拋植。插秧規格為20厘米×13厘米,每蔸插3-4粒谷秧苗,每畝本田基本苗8-10萬苗;拋植每畝2.1?2.5萬蔸。3、合理施肥、管水。在施肥方面要有機肥與無機肥適當配合,氮、磷、鉀配合比例以1∶0.5∶1左右為宜,每畝純氮施用量14-15公斤。施肥應掌握前重(占總施肥量的80%)、中控、后補(占總施肥量20%)的施肥原則,施足基肥,早施回青肥,重施攻蘗肥,巧施攻胎肥;前期薄水分蘗,中期露曬田,后期干濕交替到成熟。4、抓好病蟲害綜合防治。苗期防治稻薊馬、三化螟,中期防治卷葉蟲,后期防治稻飛虱等。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3、桂茉香1號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23號
品種名稱:桂茉香1號
選育單位:玉林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利用從廣東省農科院引進的“茉莉香占”作母本,與玉林市農科所育成的“早桂1號”作父本進行有性雜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弱感光型常規水稻品種,桂南、桂中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08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5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每畝有效穗數18.2萬,株高103.9厘米,穗長22.4厘米,每穗總粒數153.2粒,結實率68.5%,千粒重23.1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4%,整精米率70.4%,長寬比3.2,堊白米率9%,堊白度2.5%,膠稠度6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3.3%;抗性:苗葉瘟7級,穗瘟損失指數80.5%,稻瘟病抗性指數8.5;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6年晚造參加水稻優質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29.77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9.80%(顯著);2007年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14.37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6.93%(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22.07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8.37%,增產點比例80%。2007年晚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21.34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5.60%。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疏播勻播。7月10日左右播種,秧齡15天即可拋栽。2、適時拋栽,合理密植。秧苗長至4-5葉時,即7月25日左右拋栽,每畝拋2-2.5萬蔸。3、合理施肥,科學管水。基肥每畝施碳銨30公斤、普鈣30公斤;拋后5天施立苗肥,每畝用尿素5公斤,鉀肥7公斤;拋后12天施攻蘗肥,每畝用鉀肥10公斤,尿素7公斤;拋后20天壯蘗肥,每畝用復合肥15公斤,尿素4公斤;后期看畝酌施壯尾肥。前期薄水分蘗,中期露曬田,后期干濕交替到成熟。4、病蟲害防治。苗期防治稻癭蚊、三化螟,中后期防治卷葉蟲、稻飛虱等。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晚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4、先紅A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24號
品種名稱:先紅A
選育單位:廣西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博A////豐B///珍汕97B //K青(綠葉)/IR1552(紫紅葉)
特征特性:屬野敗型不育系。株高70厘米左右,株型適中,繁茂性強,植株葉紫紅色,葉片上舉,劍葉長40厘米,寬1.5厘米,谷粒桿黃色,稃尖紫色,分蘗力強,穗長20.6厘米,每穗粒數180粒,千粒重22.2克。在南寧種植,早稻3月上旬播種,主莖葉片數 13葉;晚稻7月中旬播種,播始歷期約60天。開花較集中,開花粒率89.0%以上,柱頭外露率84.1%,其中雙邊外露率50.6%。2007年8月3日,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對先紅A進行田間技術鑒定的結果,花粉不育度為99.96%,其中典敗99.32%,圓敗0.57%,染敗0.07%,正常0.04%;套袋自交不育度達100.0%。根據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先紅A的保持系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70.6%,長寬比2.6,堊白粒率60%,堊白度9.9%,膠稠度6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為21.9%。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苗葉瘟5-6級,穗瘟9級,損失率88.6%,抗性綜合指數8.2。
審定意見:經審核,先紅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6%,套袋自交不育度100%,通過審定,可在生產上應用。
25、知紅A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25號
品種名稱:知紅A
選育單位:廣西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豐A //K青(綠葉)/IR1552(紫紅葉)
特征特性:屬野敗型不育系。株高68.5厘米左右,株型適中,葉片上舉,繁茂性強,植株紫紅色,谷粒桿黃色,稃尖紫色。分蘗力強,穗長20.9厘米,每穗粒數163.8粒,千粒重19.4克,劍葉長36.9厘米,寬1.4厘米。在南寧種植,早稻3月上旬播種,主莖葉片數 12葉;晚稻7月中旬播種,播始歷期約55天。花時較集中,開花粒率92%以上,柱頭外露率70.8%,其中雙邊外露率占30.5%。2007年8月3日,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對知紅A進行田間技術鑒定的結果,花粉不育度為100.0%,其中,典敗99.19%,圓敗0.77%,染敗0.04%;套袋自交不育度達100.0%。根據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知紅A的保持系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71.3%,長寬比2.7,堊白粒率24%,堊白度3.1%,膠稠度5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為18.9%。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苗葉瘟5-6級,穗瘟9級,損失率76.7%,抗性綜合指數8.2。
審定意見:經審核,知紅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套袋自交不育度100%,達到三系不育系標準,通過審定,可在生產上應用。
26、迪A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26號
品種名稱:迪A(鑒定代號:169A)
選育單位:廣西瑞特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金23A//秋B/Ⅱ-32B
特征特性:屬野敗型不育系。株高77厘米左右,莖稈中粗,株型適中,冠層葉較長直,葉鞘、稃尖、柱頭紫色,平均每穗167.5粒,谷粒長10.2毫米,谷粒寬2.9毫米,長寬比3.5,千粒重21克,谷殼稈黃色。在南寧種植,早稻2月底至3月上旬播種,主莖葉片數13-14葉;晚稻7月中旬播種,播始歷期70天。晴天盛花時間:夏季10:00~12:00;秋季10:30~12:00。柱頭外露率達91%,其中雙邊外露率為54%,異交結實率可達60%,受粉后穎殼閉合好。2007年6月21日,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對169A進行田間技術鑒定的結果,花粉不育度100.0%,其中,典敗97.16%,圓敗2.8%,染敗0.04%;套袋自交不育度達99.99%。根據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169A的保持系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3.2%,長寬比3.4,堊白粒率30%,堊白度2.5%,膠稠度56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4.0% 。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葉瘟5-6級,穗瘟9級。
審定意見:經審核,迪A(代號:169A)不育株率達100%,花粉不育度達100.0%,套袋自交不育度達99.99%,通過審定,可在生產上應用。
27、冠A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27號
品種名稱:冠A
選育單位:廣西南寧三益新品農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秋A//金23B /秋優桂99群體早熟變異株
特征特性:屬野敗型不育系。株高65厘米左右,莖桿較細,株型集散適中,分蘗力強,葉色綠,葉片細長,略反卷,穗型一般,葉鞘、穎尖、柱頭為紫色,無芒,谷粒細長形,千粒重14.5克,谷殼黃色。南寧早造種植,3月上中旬播種,主莖葉片數13~14葉,晚造7月上中旬播種,播始歷期60~62天。抽穗整齊,抽穗后2~3天開花,花時早,晴天始花時間為9:00,開花高峰為10:30~12:00,柱頭外露率達84.3%,其中雙邊外露率為48.1%,單邊外露率為36.2%。穎花閉穎性稍差。2007年6月28日,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對冠A進行田間技術鑒定的結果,花粉不育度99.97%,其中,典敗99.77%,圓敗0.16%,染敗0.04%,正常0.03%;套袋自交不育度達99.98%。根據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冠A的保持系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71.3%,長寬比3.5,堊白粒率21%,堊白度2.2%,直鏈淀粉含量22.9%,膠稠度48毫米。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冠A葉瘟5~6級,穗瘟9級,損失率62.9%,抗性綜合指數8.2。
審定意見:經審核,冠A不育株率達100%,花粉不育度達99.97%,套袋自交不育度達99.98%,通過審定,可在生產上應用。
28、泰豐18A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8028號
品種名稱:泰豐18A
選育單位:廣西象州黃氏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岳4A///SB-019//(秋B×優ⅠB)F1/(金23B×SB-019)F1,SB-019為自育保持系中間材料。
特征特性:屬野敗型不育系。株高90厘米左右,株型緊湊,葉色濃綠,劍葉長26.5厘米,葉鞘紫紅色,稃尖紫色有短芒,每穗粒數160粒左右,千粒重20克,谷粒淡黃,谷粒長10毫米,長寬比3.3。在南寧種植,早稻3月上旬播種,主莖葉片數 12.5葉;晚稻7月中旬播種,播始歷期約70天。開花早且較集中,柱頭外露率75%~80%,其中雙邊外露率35~40%。2007年11月9日,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對泰豐18A進行田間技術鑒定的結果,花粉不育度為99.93%,其中,典敗98.53%,圓敗1.10%,染敗0.30%,正常0.07%;套袋自交不育度達99.99%。根據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泰豐18A的保持系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1.8%,長寬比3.6,堊白粒率8%,堊白度0.9%,直鏈淀粉含量16.2%,膠稠度51毫米。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苗葉瘟5級,穗瘟5級,抗性綜合指數5.0。
審定意見:經審核,泰豐18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3%,套袋自交不育度99.99%,通過審定,可在生產上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