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華大麥6號
品種來源:華中農業大學用“華大麥2號/皮棱波//美里黃金/5199”復合雜交的后代經系譜法選擇育成的大麥品種。2008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品種審定編號為鄂審麥2008001。
品質產量:品質經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對送樣測定,千粒重38克,蛋白質(以絕干計)含量8.8%,三天發芽率99%,五天發芽率100%,水敏感性4%,選粒試驗(2.5毫米以上子粒)81%。2004~2006年度參加大麥品種比較試驗,兩年平均畝產388.31公斤,比對照鄂大麥9號增產3.70%。其中,2004~2005年度平均畝產409.20公斤,比鄂大麥9號增產2.83%,2005~2006年度平均畝產367.41公斤,比鄂大麥9號增產4.68%,兩年均增產極顯著。
特征特性:屬春性二棱皮大麥。幼苗生長半匍匐,分蘗力較強,成穗率中等。株型緊湊,成株蠟粉少。葉片淺綠色,劍葉中等大小。穗層較整齊,穗長方形,長芒,齒芒。抗倒性較差。品比試驗中株高89.7厘米,畝有效穗42.76萬,每穗實粒數25.37粒,千粒重39.07克,容重621.4克/升。生育期187.7天,比鄂大麥9號早熟1.4天。赤霉病接種鑒定結果為中感;田間赤霉病、條紋病發生較重,白粉病、紋枯病中度發生。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鄂北麥區10月下旬播種,鄂東南、江漢平原麥區10月底至11月上旬播種。畝播種量7公斤左右,畝基本苗12~14萬。播前注意藥劑拌種。2、科學施肥,增施磷、鉀肥。以底肥為主,看苗追肥,一般畝施純氮8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5~7公斤、氧化鉀4~5公斤。3、加強田間管理,搞好健身栽培。苗期適量噴施多效唑或縮節胺;及時清溝排漬。4、注意防治赤霉病、條紋病、白粉病和紋枯病等病蟲害。
適宜范圍:適宜湖北省大麥產區中等肥力田塊種植。
2、花30
品種來源: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浙江省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所)用“82164/秀麥1號”的后代,經花藥培養和染色體加倍后,定向選擇育成的大麥品種。2008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品種審定編號為鄂審麥2008002。
品質產量:品質經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對送樣測定,千粒重37克,蛋白質(以絕干計)含量9.8%,三天發芽率98%,五天發芽率99%,水敏感性13%,選粒試驗(2.5毫米以上子粒)86%。2004~2006年度參加大麥品種比較試驗,兩年平均畝產393.87公斤,比對照鄂大麥9號增產5.19%。其中,2004~2005年度平均畝產416.52公斤,比鄂大麥9號增產4.67%,2005~2006年度平均畝產371.22公斤,比鄂大麥9號增產5.77%,兩年均增產極顯著。
特征特性:屬春性二棱皮大麥。幼苗生長半匍匐,分蘗力強,成穗率較高。株型較緊湊,莖稈韌性較好。葉色深綠,葉片窄而卷曲。穗層較整齊,穗紡錘形,長芒,子粒色澤較淡。品比試驗中株高83.4厘米,畝有效穗45.79萬,每穗實粒數25.29粒,千粒重34.93克,容重614.1克/升。生育期186.0天,比鄂大麥9號早熟3.1天。赤霉病接種鑒定結果為中感;田間白粉病、紋枯病中度發生。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鄂北麥區10月下旬播種,江漢平原麥區10月底至11月初播種。畝播種量8~10公斤。播前注意藥劑拌種。2、科學施肥,增施鉀肥。以底肥為主,看苗追肥,一般畝施純氮9~13公斤,注意氮磷鉀肥配合施用。3、加強田間管理。該品種分蘗力強,苗期適當鎮壓或噴施多效唑控制旺苗。注意清溝防漬。4、提倡藥劑拌種,注意防治赤霉病、條紋病、白粉病和紋枯病等病蟲害。
適宜范圍:適宜鄂北和江漢平原大麥產區種植。
3、荊黑大麥一號
品種來源:荊州農業科學院用“贛黑1號”作母本,“鄂啤2號”作父本雜交,經系譜法選擇育成的大麥品種。2008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品種審定編號為鄂審麥2008003。
品質產量:品質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對送樣測定,蛋白質含量9.70%,粗纖維含量5.2%。2003~2005年度參加大麥品種比較試驗,兩年平均畝產437.76公斤,比對照鄂啤2號增產2.79%。其中,2003~2004年度平均畝產448.67公斤,比鄂啤2號增產2.80%,2004~2005年度平均畝產426.84公斤,比鄂啤2號增產2.78%,兩年均增產極顯著。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二棱皮大麥品種。幼苗生長半匍匐,分蘗力中等,成穗率較高。植株較高,葉片中長、下披。穗層較整齊,穗長方形,長芒,芒綠色。成熟時葉片、稃殼、穎殼、芒均呈黑色。抗倒性較差。品比試驗中株高93.6厘米,畝有效穗42.58萬,穗粒數27.8粒,千粒重39.13克,容重645.4克/升。生育期189.1天,比鄂啤2號早熟0.4天。赤霉病接種鑒定結果為中感;田間紋枯病中度發生。
栽培技術:1、適時播種。鄂北麥區10月下旬播種,江漢平原麥區10月下旬至11月初播種。畝播種量8公斤左右,畝基本苗12~14萬。播前注意藥劑拌種。2、科學施肥。施足底肥,輕施苗肥,慎施拔節肥,一般畝施純氮8公斤左右,注意氮磷鉀肥配合施用。3、加強田間管理,搞好健身栽培。五葉期適量噴施多效唑;及時清溝防漬。5、注意防治紋枯病、白粉病、赤霉病和條紋病等病蟲害。
適宜范圍:適宜鄂北和江漢平原大麥產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