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豆九號
審定編號:魯(lu)農審2008028號。
育種者:臨沂市農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常規品種(zhong)。系長葉18與臨145雜交(jiao)后系統選育。
特征特性:屬中晚熟夏大(da)豆品種(zhong)。區域試驗(yan)結果:生(sheng)育期(qi)108天,比對照魯豆11號晚熟11天。有(you)限(xian)結莢習(xi)性,株(zhu)型收斂;株(zhu)高74.7厘米(mi),有(you)效分(fen)枝2.9個,主莖15節(jie),單株(zhu)粒(li)數81粒(li),圓葉(xie)(xie)、白(bai)花(hua)(hua)、棕毛、落(luo)葉(xie)(xie)、不裂莢,籽粒(li)橢圓形(xing),種(zhong)皮黃色(se),臍褐色(se),百(bai)粒(li)重20.3克,花(hua)(hua)葉(xie)(xie)病毒病較輕(qing)。2005年(nian)、2007年(nian)經農業(ye)部食(shi)品質(zhi)量監督檢驗(yan)測試中心(xin)(濟(ji)南)品質(zhi)分(fen)析(干基):平均蛋(dan)白(bai)質(zhi)40.7%,脂肪17.9%。
產量表現:在2005-2006年全省大豆(dou)品種(zhong)區域試驗中,兩(liang)年平均畝產(chan)187.0公斤(jin),比對(dui)照(zhao)魯豆(dou)11號增(zeng)產(chan)10.6%;2007年生產(chan)試驗,平均畝產(chan)201.3公斤(jin),比對(dui)照(zhao)魯豆(dou)11號增(zeng)產(chan)10.7%。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yi)密度為每(mei)畝(mu)12000-15000株。其它管(guan)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審定意見:在魯南、魯西南、魯中、魯北(bei)(bei)、魯西北(bei)(bei)地區(qu)作為夏大(da)豆品種推(tui)廣(guang)利用。
2.山寧15號
審定編號:魯(lu)農(nong)審(shen)2008029號。
育種者:濟寧市農(nong)業(ye)科學研究院(yuan)。
品種來源:常規(gui)品種(zhong)。系93019與(yu)魯(lu)豆4號雜(za)交(jiao)后系統選育。
特征特性:屬早熟夏大豆(dou)品(pin)種。區域試驗(yan)結果:生育期95天(tian)(tian),比對照魯(lu)豆(dou)11號早熟2天(tian)(tian)。有限結莢習性,株(zhu)型收斂,株(zhu)高(gao)59.9厘米,有效分枝2.2個,主莖12.1節,單株(zhu)粒(li)數(shu)95粒(li),圓(yuan)葉(xie)、白(bai)花(hua)、棕毛、落葉(xie)、不(bu)裂莢,籽粒(li)橢圓(yuan)形(xing),種皮淡黃色,臍褐色,百(bai)粒(li)重15.7克(ke),花(hua)葉(xie)病毒病較輕。2005年、2007年經農業部食(shi)品(pin)質量(liang)監督檢驗(yan)測試中心(濟(ji)南)品(pin)質分析(干基):平均(jun)蛋(dan)白(bai)質37.8%、脂(zhi)肪(fang)18.3%。
產量表現:在2005-2006年(nian)(nian)全(quan)省大豆品種區域試(shi)驗(yan)中(zhong),兩年(nian)(nian)平均畝產(chan)171.6公斤,比對(dui)照魯(lu)豆11號增產(chan)1.5%;2007年(nian)(nian)生產(chan)試(shi)驗(yan),平均畝產(chan)193.4公斤,比對(dui)照魯(lu)豆11號增產(chan)6.3%。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每畝12000-15000株。其它(ta)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tian)。
審定意見:在魯(lu)南、魯(lu)西南、魯(lu)中、魯(lu)西北地區作為夏大豆品種推廣利(li)用(y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