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蕎2號
(1)選育單位:西昌學院
(2)品種來源:以地方苦蕎麥品種苦刺蕎為原始材料,用60CO-γ射線400Gy進行輻射誘變處理,從變異群體中選擇優良變異單株,經系統選育而成。
(3)特征特性:全生育期75?82天,比對照九江苦蕎早熟約10天。幼苗葉片呈戟形,葉色濃綠。株型緊湊,株高100~120厘米,葉綠,莖桿綠色。抗倒伏,不易落粒,耐旱。主莖分枝4-7個,主莖節數14-17節。花淡綠色,植株下部花序柄約4厘米,上部花序柄約3厘米,種子密集于花序柄,株粒數150-260。籽粒短錐,灰色,單株粒重2-4.5克,千粒重21克左右。經四川省農科院分析測試中心測定,蘆丁含量為2.41%,粗蛋白含量為14.8%。籽粒出粉率64.1 -66.7%。經涼山州植物保護檢疫站田間調查,輕感蕎麥褐斑病,未發現其它病害。
(4)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涼山州苦蕎麥區試,平均畝產152.2公斤,比對照九江苦蕎增產17.9%(極顯著),增產點次100%;2007年續試,平均畝產145.1公斤,比對照九江苦蕎增產17.3%(極顯著),增產點次100%。兩年區試平均畝產148.6公斤,比對照增產17.6%。2007年在冕寧、普格、美姑、喜德、昭覺進行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50.8公斤,比對照九江苦蕎增產15.8%。
(5)栽培要點:根據土壤肥力,用農家肥和磷肥作基肥,合理密植,開廂條播或小穴點播。畝播種量5-6公斤,畝留苗10-12萬苗,苗期3-4葉期,畝用3-5公斤尿素提苗;當籽粒有75%左右成熟時即時收獲。栽培中忌連作,注意防治褐斑病。
(6)適宜種植地區:四川省苦蕎麥種植區。
2、西蕎3號
(1)選育單位:西昌學院
(2)品種來源:以苦蕎麥品種川蕎2號為原始材料,用60CO-γ射線500Gy進行輻射誘變處理,從變異群體中選擇優良變異單株,經系統選育而成。
(3)特征特性:全生育期80-90天,比對照九江苦蕎早熟約4天。幼苗葉呈戟形,葉色濃綠。株型緊湊,株高110厘米左右,葉色濃綠,莖干綠色。抗倒伏,不易落粒,耐旱。主莖分枝4-6個,主莖節數15-17節。花淡綠色,花序柄較短,約2厘米,種子密集于花序柄,株粒數140?260。籽粒短錐,褐色,單株粒重2?4.6克,千粒重20克。經四川省農科院分析測試中心測定,蘆丁含量1.56%,粗蛋白含量14.8%。籽粒出粉率64.5?67.9%。經涼山州植物保護檢疫站田間調查,輕感蕎麥褐斑病,未發現其它病害。
(4)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涼山州苦蕎麥區試,平均畝產146.2公斤,比對照九江苦蕎增產13.4%(極顯著),增產點次100%;2007年續試,平均畝產142.7公斤,比對照九江苦蕎增產15.4%(極顯著),增產點次100%。兩年區試平均畝產144.5公斤,比對照九江苦蕎增產14.3%, 10點全部增產。2007年在冕寧、普格、美姑、喜德、昭覺進行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52.2公斤,比對照九江苦蕎增產11.4%,5點全部增產。
(5)栽培要點:根據土壤肥力,用農家肥和磷肥作基肥,合理密植,開廂條播或小穴點播。畝播種量5-6公斤,畝留苗10-12萬苗,苗期3-4葉期,畝用3-5公斤尿素提苗;當籽粒有75%左右成熟時即時收獲。栽培中忌連作,注意防治褐斑病。
(6)適宜種植地區:四川省苦蕎麥種植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