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安徽 » 正文

2008年安徽審定玉米品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3-03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1628
 

1、皖糯2號

品種(生態)類型:鮮食雜交玉米

審定編號:皖玉2008001

育種人: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3A(“早粘”變異株)×WN9(墨西哥玉米改良群體)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葉鞘紫色,株型半緊湊,花藥綠色,氣生根綠色,果穗短筒型,籽粒白色,軸白色。

2006年、2007年兩年區域試驗表明,出苗至采收71天左右,比對照品種(皖玉13)早熟2-4天。株高226厘米左右,穗位86厘米左右,葉片數18片左右,雄穗分枝5-8個,穗長16厘米左右,穗粗4.2厘米左右。

抗性表現:田間發病情況:2006年各項病害發生較輕;2007年高抗大斑病、小斑病、矮花葉病毒病。

品質表現:2006年專家評價總分86.4分,各區試點品質評價86.6分;2007年專家評價總分86.9分,各區試點品質評價86.4分。

產量表現: 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鮮食組區試鮮穗畝產692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2.8%;2007年區試畝產606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8.5%。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649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5.4%。

建議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皖糯2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皖糯2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皖糯2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害特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2、宿糯2號

品種(生態)類型:鮮食雜交玉米

審定編號:皖玉2008002

育種人:宿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SN23[(衡白522×9801)×衡白522]×SN22[(通系5×糯78)×通系5]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葉鞘紫色,株型半緊湊,花藥綠色,花粉量一般,花絲淺紅色,籽粒白色,軸白色。

2006年、2007年兩年區域試驗表明,出苗至采收73天左右,比對照品種(皖玉13)早熟1天。株高195厘米左右,穗位65-69厘米,葉片數18-20片,雄穗分枝10個左右,穗長18厘米左右,穗粗4.1厘米左右。

抗性表現:田間發病情況:2006年各項病害發生較輕;2007年高抗大斑病、小斑病、矮花葉病毒病。

品質表現:2006年專家評價總分85.8分,各區試點品質評價83.3分;2007年專家評價總分88.4分,各區試點品質評價86.2分。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鮮食組區試鮮穗畝產656公斤,較對照品種減產2.5%;2007年區試畝產621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6.3%。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638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6%。

建議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宿糯2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宿糯2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宿糯2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害特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3、濉黑糯2號

品種(生態)類型:鮮食雜交玉米

審定編號:皖玉2008003

育種人:濉溪縣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糯57×魯D047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葉鞘紫色,株型半緊湊,花絲紫紅色,果穗長筒型,軸黑色,籽粒紫黑色。

2006年、2007年兩年區域試驗表明,出苗至采收75天左右,比對照品種(皖玉13)晚熟1天左右。株高228厘米左右,穗位93-98厘米,總葉片數18片左右,穗長20厘米左右,穗粗4.1厘米左右。

抗性表現:田間發病情況:2006年各項病害發生較輕;2007年高抗大斑病、小斑病、矮花葉病毒病。

品質表現:2006年專家評價總分85.2分,各區試點品質評價84.2分;2007年專家評價總分85.7分,各區試點品質評價86.1分。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鮮食組區試鮮穗畝產671公斤,較對照品種減產0.3%;2007年區試畝產620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8.5%。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646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3.7%。

建議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濉黑糯2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濉黑糯2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濉黑糯2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害特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4、滑玉13(滑豐0521)

品種(生態)類型:中熟夏播雜交玉米品種

審定編號:皖玉2008004

育種人:河南滑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HF12(78599早×478)×HFC72(昌7-2變異株)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葉鞘紫色,第一片葉葉尖卵圓型;株型半緊湊,葉片窄,分布稀疏;花絲紫色,花黃色,果穗筒型,籽粒黃色、半馬齒至硬粒型,軸白色。

2006年、2007兩年高密度組區域試驗表明,株高239厘米左右,穗位105厘米左右,穗長17厘米左右,穗粗4.9厘米左右,禿頂1厘米左右;穗行數15左右,行粒數34左右,出籽率88%左右,千粒重301克左右。全生育期96天左右,與對照品種(鄭單958)相當。

抗性表現:經河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接種鑒定,2006年高抗矮花葉病,中抗莖腐病,抗小斑病、彎孢菌葉斑病和瘤黑粉病,感玉米螟;2007年高抗南方銹病,抗小斑病,中抗莖腐病,感彎孢菌葉斑病、瘤黑粉病、矮花葉病、玉米螟。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區試畝產531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6.1%(極顯著);2007年區試畝產502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3.4%(顯著)。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16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4.9%。

2007年生產試驗畝產452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4.6%。

建議推廣區域:我省淮北地區種植。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滑玉13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滑玉13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滑玉13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害特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5、魯單661隆安玉12)

品種(生態)類型:中熟夏播雜交玉米品種

審定編號:皖玉2008005

育種人: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齊319(78599選系)×308(外引系)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較松散,葉片分布稀疏,葉鞘紫色,果穗筒形,花絲粉紅色,穗軸紅色,半硬粒型,粒色黃白。

2006年、2007兩年低密度組區域試驗表明,株高269厘米左右,穗位97-106厘米,穗長18厘米左右,穗粗5厘米左右,禿頂1厘米左右;穗行數14左右,行粒數34左右,出籽率85%左右,千粒重339克左右。全生育期96天左右,比對照品種(農大108)早熟4天左右。

抗性表現:經河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接種鑒定,2006年高抗彎孢菌葉斑病、瘤黑粉病,抗莖腐病、小斑病、矮花葉病,感玉米螟;2007年抗小斑病,中抗矮花葉病、南方銹病、莖腐病、彎孢菌葉斑病和玉米螟,感瘤黑粉病。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區試畝產512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9%(極顯著);2007年區試畝產477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2.7%(不顯著)。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495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5.4%。

2007年生產試驗畝產447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0.9%。

建議推廣區域:我省淮北和江淮地區。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魯單661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魯單661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魯單661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害特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6、中農大311ND311)

品種(生態)類型:中熟夏播雜交玉米品種

審定編號:皖玉2008006

育種人:中國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丹3130×W499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較緊湊,葉片較窄且分布稀疏,果穗長筒形,籽粒半馬至半硬粒型,粒色純黃,外觀商品性良好。

2006年、2007兩年低密度組區域試驗表明,株高269厘米左右,穗位98-106厘米,穗長19厘米左右,穗粗4.8厘米左右,禿頂1厘米左右;穗行數15左右,行粒數34粒左右,出籽率83%左右,千粒重340克左右。生育期99天左右,與對照品種(農大108)相當。

抗性表現:經河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接種鑒定,2006年高抗矮花葉病、玉米螟,抗莖腐病,中抗小斑病、彎孢菌葉斑病和瘤黑粉病;2007年高抗南方銹病,抗玉米螟,中抗彎孢菌葉斑病、莖腐病,感小斑病、矮花葉病,高感瘤黑粉病。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區試畝產514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1.8%(極顯著);2007年區試畝產497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6.4%(極顯著)。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05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9.1%。

2007年生產試驗畝產444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2.9%。

建議推廣區域:我省淮北和江淮地區。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中農大311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中農大311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中農大311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害特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7安囤8(AT408)

品種(生態)類型:中熟夏播雜交玉米品種

審定編號:皖玉2008007

育種人:阜陽市潁泉區蘇集小麥雜糧研究所

品種來源:TY2238[(BT25×P138)×齊319]×TY3035[(L9801×京7黃)×SPT-9]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松散,葉片較窄,分布疏松,花藥紫色,花絲淺紫色,果穗長筒型,白軸,硬粒,粒色黃白。

2006年、2007兩年高密度組區域試驗表明,株高265厘米左右,穗位99-105厘米,穗長17厘米左右,穗粗5.1厘米左右,禿頂1-2厘米;穗行數15左右,行粒數32粒左右,出籽率84%左右,千粒重319克左右。全生育期98天左右,比對照品種(鄭單958)遲熟2天左右。

抗性表現:經河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接種鑒定,2006年高抗小斑病、矮花葉病、彎孢菌葉斑病,中抗瘤黑粉病、莖腐病,感玉米螟;2007年高抗小斑病、南方銹病、莖腐病,中抗彎孢菌葉斑病、矮花葉病、玉米螟,感瘤黑粉病。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區試畝產519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3.9%(極顯著);2007年區試畝產507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4.4%(極顯著)。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13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4.1%。

2007年生產試驗畝產465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6.2%。

建議推廣區域:我省淮北和江淮丘陵地區。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安囤8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安囤8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安囤8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害特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