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秈788
品種(生態)類型:早秈常規稻品種
審定編號:皖稻2008001
育種人: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早秈14///早秈14//早秈14/Gayabyeo,系選而成。
主要特征特性: 2005年、2006年兩年區試結果表明,株高85厘米左右,畝有效穗24萬左右,穗總粒數115粒左右,結實率75%左右,千粒重24克左右,全生育期105天左右。
抗性表現: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鑒定,2005年抗白葉枯病(抗性3級)、中抗稻瘟病(抗性4級);2006年中抗白葉枯病(抗性5級)、中抗稻瘟病(抗性5級)。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2006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4級。
產量表現: 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5年區試畝產498公斤,較對照品種351A/制選(CK1)減產2.1%(不顯著),較對照品種竹青(CK2)增產9.4%(極顯著);2006年區試畝產464公斤,較CK1減產6.5%(極顯著),較CK2增產3.3%(顯著)。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481公斤,較CK1減產4.2%,較CK2增產6.4%。
2007年生產試驗畝產431公斤,較CK2增產3.9%。
建議推廣區域:我省皖西區、沿江區和皖南山區。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早秈788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早秈788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早秈788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寒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2、協優335(秈雜優0502)
品種(生態)類型:中秈三系雜交稻品種
審定編號:皖稻2008002
育種人: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協青早A×3M035(恢復系9019×特青)
主要特征特性:劍葉較長,稃尖紫色,粒細長形。
2006年、2007年兩年區試結果表明,株高121厘米左右,畝有效穗16萬左右,穗總粒數178粒左右,結實率83%左右,穗實粒數148粒左右,千粒重28克左右;全生育期134天左右,比對照品種(汕優63)遲熟2天左右。
抗性表現: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鑒定,2006年抗葉枯病(抗性3級)、感稻瘟病(抗性6級);2007年抗白葉枯病(抗性3級),抗稻瘟病(抗性3級)。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2006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5級,2007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4級。
產量表現: 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區試畝產576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9.8%(極顯著);2007年區試畝產629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1.1%(極顯著)。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602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0.5%。
2007年生產試驗畝產615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1.6%。
建議推廣區域:我省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區以外區域。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協優335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協優335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協優335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3、徽兩優6號(雜優H-1)
品種(生態)類型:中秈兩系雜交稻品種
審定編號:皖稻2008003
育種人: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1892S(培矮64S變異單株選)×揚稻6號選
主要特征特性:劍葉中長,葉片較寬、挺直,穗著粒較密,有頂芒。
2006年、2007年兩年區試結果表明,株高118厘米左右,畝有效穗15萬左右,穗總粒數194粒左右,結實率80%左右,穗實粒數156粒左右,千粒重27克左右,全生育期136天左右,比對照品種(汕優63)遲3-4天。
抗性表現: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鑒定,2006年高抗白葉枯病(抗性1級)、中抗稻瘟病(抗性5級);2007年中抗白葉枯病(抗性5級)、中抗稻瘟病(抗性5級)。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2006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4級,2007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3級。
產量表現: 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區試畝產585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9.5%(極顯著);2007年區試畝產619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6.5%(極顯著)。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602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7.9%。
2007年生產試驗畝產606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0%。
建議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徽兩優6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徽兩優6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徽兩優6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4、國豪國香8號(綿香1A×725)
品種(生態)類型:中秈三系雜交稻品種
審定編號:皖稻2008004
育種人:四川省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綿香1A×綿恢725
主要特征特性:2005年、2006年兩年區試結果表明,株高119厘米左右,畝有效穗15萬左右,穗總粒數174粒左右,結實率78%左右,穗實粒數135粒左右,千粒重28克左右,全生育期136天左右,比對照品種(汕優63)遲熟1-2天。
抗性表現: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鑒定,2005年感白葉枯病(抗性7級)、感稻瘟病(抗性6級);2006年中抗白葉枯病(抗性5級)、抗稻瘟病(抗性3級)。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2005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3級,2006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4級。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5年區試畝產540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3.3%(不顯著);2006年區試畝產543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6%(不顯著)。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42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2.5%。
2007年生產試驗畝產604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9.6%。
建議推廣區域:我省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區以外區域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國豪國香8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國豪國香8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國豪國香8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5、豐兩優6號
品種(生態)類型:中秈兩系雜交稻品種
審定編號:皖稻2008005
育種人: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廣粘63S×豐恢6號
主要特征特性: 2006年、2007年兩年區試結果表明,株高123厘米左右,畝有效穗15萬左右,穗總粒數190粒左右,結實率80%左右,穗實粒數152粒左右,千粒重29克左右,全生育期136天左右,比對照品種(汕優63)遲熟3-4天。
抗性表現: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鑒定,2006年高抗白葉枯病(抗性1級)、中抗稻瘟病(抗性4級);2007年抗白葉枯病(抗性3級)、高抗稻瘟病(抗性1級)。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2006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3級,2007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3級。
產量表現: 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區試畝產605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3.1%(極顯著);2007年區試畝產640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0.1%(極顯著)。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622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1.5%。
2007年生產試驗畝產610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0.6%。
建議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豐兩優6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豐兩優6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豐兩優6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6、Ⅱ優293
品種(生態)類型:中秈三系雜交稻品種
審定編號:皖稻2008006
育種人:安徽荃銀禾豐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Ⅱ-32A×YR293
主要特征特性:芽鞘紫色,葉鞘(基部)紫色,葉片濃綠色。莖稈基部包莖節,莖稈節綠色,莖稈節間淺紅色,劍葉直立,主莖葉數19片左右,花藥飽滿,花藥黃色,柱頭黑色,長穗,穗下垂,二次枝梗多,穎殼茸毛少,灌漿乳熟期穎殼淺紅色,穎尖紫色,基本無芒,落粒性中,微紅色,谷粒偏團、中寬、橢圓形。
2006年、2007年兩年區試結果表明,株高119厘米左右,畝有效穗14萬左右,穗總粒數195粒左右,結實率83%左右,穗實粒數161粒左右,千粒重28克左右,全生育期135天左右,比對照品種(汕優63)遲熟2-3天。
抗性表現: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鑒定,2006年中抗白葉枯病(抗性5級)、中抗稻瘟病(抗性5級);2007年抗白葉枯病(抗性3級)、中抗稻瘟病(抗性5級)。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2006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4級,2007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3級。
產量表現: 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區試畝產580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8.6%(極顯著);2007年區試畝產616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5.9%(極顯著)。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98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7.2%。
2007年生產試驗畝產607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0.2%。
建議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Ⅱ優293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Ⅱ優293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Ⅱ優293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7、兩優036
品種(生態)類型:中秈兩系雜交稻品種
審定編號:皖稻2008007
育種人:安徽荃銀禾豐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03S×安選6號
主要特征特性:芽鞘綠色,葉鞘(基部)綠色,葉片濃綠色。莖稈基部包莖節,莖稈節綠色,莖稈節間稈黃色,劍葉較窄、直立,主莖葉數18片左右,花藥飽滿、黃色,柱頭無色,長穗,穗下垂,二次枝梗多,穎殼茸毛少,穎尖黃色,頂端少有短芒,護穎白色,谷粒長形。
2006年、2007年兩年區試結果表明,株高124厘米,畝有效穗15萬左右,穗總粒數191粒左右,結實率79%左右,穗實粒數154粒左右,千粒重28克左右,全生育期138天左右,比對照品種(汕優63)遲熟4-6天。
抗性表現: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鑒定:2006年高抗白葉枯病(抗性1級)、感稻瘟病(抗性6級);2007年抗白葉枯病(抗性3級)、中抗稻瘟病(抗性5級)。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2006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4級,2007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3級。
產量表現: 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區試畝產583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0%(極顯著);2007年區試畝產631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8.5%(極顯著)。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607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9.2%。
2007年生產試驗畝產581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5.4%。
建議推廣區域:我省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區以外區域。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兩優036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兩優036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兩優036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8、Ⅱ優3216
品種(生態)類型:中秈三系雜交稻品種
審定編號:皖稻2008008
育種人:安徽省黃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Ⅱ-32A×R3216
主要特征特性:2006年、2007年兩年區試結果表明,株高123厘米左右,畝有效穗14萬左右,穗總粒數211粒左右,結實率81%左右,穗實粒數177粒左右,千粒重26克左右,全生育期135天左右,比對照品種(汕優63)遲熟2-3天。
抗性表現: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鑒定,2006年中抗白葉枯病(抗性5級)、中抗稻瘟病(抗性5級);2007年中抗白葉枯病(抗性5級)、抗稻瘟病(抗性3級)。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2006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4級,2007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4級。
產量表現: 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區試畝產590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0.4%(極顯著);2007年區試畝產608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4.6%(極顯著)。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99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7.4%。
2007年生產試驗畝產553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0.4%。
建議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Ⅱ優3216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Ⅱ優3216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Ⅱ優3216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9、安兩優821
品種(生態)類型:晚秈兩系雜交稻品種
審定編號:皖稻2008009
育種人:安徽省黃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新安S×YR821
主要特征特性: 2006年、2007年兩年區試結果表明,株高103厘米左右,畝有效穗18萬左右,穗總粒數174粒左右,穗實粒數133粒左右,結實率77%左右,千粒重26克左右,全生育期117天左右,與對照品種(協優92)相當。
抗性表現: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鑒定,2006年中抗白葉枯病(抗性5級)、抗稻瘟病(抗性3級);2007年中抗白葉枯病(抗性5級)、抗稻瘟病(抗性3級)。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2006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4級,2007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3級。
產量表現: 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區試畝產567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2.0%(極顯著);2007年區試畝產524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6%(不顯著)。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45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6.7%。
2007年生產試驗畝產489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7.5%。
建議推廣區域:我省皖西丘陵區、沿江區和皖南山區。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安兩優821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安兩優821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安兩優821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低溫、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10、廣兩優4號(廣秈優4號)
品種(生態)類型:中秈兩系雜交稻品種
審定編號:皖稻2008010
育種人:安徽省廣德縣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廣選 S×廣恢499
主要特征特性:葉色淡綠,劍葉略披,葉鞘、葉耳、葉枕、柱頭、穎尖無色。
2006年、2007年兩年區試結果表明,株高126厘米左右,畝有效穗16萬左右,穗總粒數186粒左右,結實率83%左右,穗實粒數155粒左右,千粒重28克左右,全生育期134天左右,比對照品種(汕優63)一年遲熟4天,一年早熟2天。
抗性表現: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鑒定,2006年抗白葉枯病(抗性3級)、中抗稻瘟病(抗性5級);2007年中抗白葉枯病(抗性5級)、抗稻瘟病(抗性3級)。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2006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3級,2007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4級。
產量表現: 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區試畝產588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8.6%(極顯著);2007年區試畝產621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9.7%(極顯著)。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605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9.1%。
2007年生產試驗畝產605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9.7%。
建議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廣兩優4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廣兩優4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廣兩優4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11、輻優138
品種(生態)類型:中秈三系雜交稻品種
審定編號:皖稻2008011
育種人:合肥市峰海標記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廬州98A×恢138
主要特征特性:2006年、2007年兩年區試結果表明,株高125厘米左右,畝有效穗16萬左右,穗總粒數179粒左右,結實率82%左右,穗實粒數148粒左右,千粒重27克左右,全生育期136天左右,比對照品種(汕優63)遲熟3-4天。
抗性表現: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鑒定,2006年高抗白葉枯病(抗性1級)、抗稻瘟病(抗性3級);2007年中抗白葉枯病(抗性5級)、中抗稻瘟病(抗性5級)。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2006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3級,2007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4級。
產量表現: 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區試畝產601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0.9%(極顯著);2007年區試畝產627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7.9%(極顯著)。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607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8.0%。
2007年生產試驗畝產591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7.2%。
建議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輻優138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輻優138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輻優138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12、紫兩優2號
品種(生態)類型:中秈兩系雜交稻品種
審定編號:皖稻2008012
育種人:安徽省定遠雙豐農業科學研究中心
品種來源:紫5S×CHR01
主要特征特性:2006年、2007年兩年區試結果表明,株高127厘米左右,畝有效穗15萬左右,穗總粒數189粒左右,結實率81%左右,穗實粒數154粒左右,千粒重29克左右,全生育期136天左右,比對照品種(汕優63)遲熟2-3天。
抗性表現: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鑒定,2006年高抗白葉枯病(抗性1級)、中抗稻瘟病(抗性5級);2007年中抗白葉枯病(抗性5級)、抗稻瘟病(抗性3級)。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2006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4級,2007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3級。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區試畝產608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3%(極顯著);2007年區試畝產635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9.3%(極顯著)。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622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1.1%。
2007年生產試驗畝產603公斤,較對照增產9.3%。
建議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紫兩優2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紫兩優2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紫兩優2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13、新8優122
品種(生態)類型:中粳三系雜交稻品種
審定編號:皖稻2008013
育種人:合肥新隆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新8 A”× GR03122[(LH422/HP121)F8株系,屬爪哇型恢復系]
主要特征特性:苗期葉片深綠、挺拔,主莖葉片16片左右,伸長節間5個,劍葉內卷挺立,谷粒橢圓型,稃尖無色,稃毛疏短,谷黃色,殼薄。
2006年、2007年兩年區試結果表明,株高118厘米左右,畝有效穗18萬左右,穗總粒數190粒左右,結實率76%左右,穗實粒數145粒左右,千粒重28克左右,全生育期147天左右,比對照品種(天協1號)遲熟3-4天。
抗性表現: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鑒定,2006年中抗白葉枯病(抗性5級)、中抗稻瘟病(抗性5級);2007年中抗白葉枯病(抗性5級)、中抗稻瘟病(抗性5級)。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2006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3級,2007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1級。
產量表現: 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區試畝產559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6.1%(顯著);2007年區試畝產571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5.3%(不顯著)。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65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5.7%。
2007年生產試驗畝產592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8.1%。
建議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新8優122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新8優122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新8優122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14、天優3008(TH3008)
品種(生態)類型:中秈三系雜交稻品種
審定編號:皖稻2008014
育種人:安徽天禾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農作物新品種引育中心
品種來源:T06A(矮敗秈型不育系)×H41(鎮恢084/廣恢110)
主要特征特性:2006年、2007年兩年區試結果表明,株高125厘米左右,畝有效穗16萬左右,穗總粒數189粒左右,結實率80%左右,穗實粒數150粒左右,千粒重27克左右,全生育期134天左右,2006年比對照品種(汕優63)遲熟2天,2007年與對照品種相當。
抗性表現: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鑒定,2006年中抗白葉枯病(抗性5級)、抗稻瘟病(抗性3級);2007年中抗白葉枯病(抗性5級)、中抗稻瘟病(抗性5級)。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2006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4級,2007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5級。
產量表現: 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區試畝產591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0.7%(極顯著);2007年區試畝產619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9.4%(極顯著)。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605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0.0%。
2007年生產試驗畝產604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9.6%。
建議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天優3008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天優3008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天優3008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15、天優81(協A×W81)
品種(生態)類型:中秈三系雜交稻品種
審定編號:皖稻2008015
育種人:安徽天禾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農作物新品種引育中心
品種來源:協青早A×W81(綠稻24/廣恢499系選)。
主要特征特性:2006年、2007年兩年區試結果表明,株高120厘米左右,畝有效穗15萬左右,穗總粒數175粒左右,結實率78%左右,穗實粒數138粒左右,千粒重30克左右;全生育期136天左右,比對照品種(汕優63)遲熟3天。
抗性表現: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鑒定,2006年中抗白葉枯病(抗性5級)、抗稻瘟病(抗性3級);2007年中抗白葉枯病(抗性5級)、中抗稻瘟病(抗性5級)。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2006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4級,2007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4級。
產量表現: 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區試畝產581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8.7%(極顯著);2007年區試畝產620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6.6%(極顯著)。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600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7.6%。
2007年生產試驗畝產581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5.3%。
建議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 天優81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天優81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天優81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16、開優8號
品種(生態)類型:中秈兩系雜交稻品種
審定編號:皖稻2008016
育種人:安徽省淮南市種子公司
品種來源:廣占63S×淮恢06
主要特征特性:2006年、2007年兩年區試結果表明,株高124厘米左右,畝有效穗17萬左右,穗總粒數172粒左右,結實率83%左右,穗實粒數142粒左右,千粒重29克左右,全生育期137天左右,比對照品種(汕優63)遲熟4-5天。
抗性表現: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鑒定,2006年高抗白葉枯病(抗性0級)、抗稻瘟病(抗性3級);2007年抗白葉枯病(抗性3級)、中抗稻瘟病(抗性5級)。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2006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5級,2007年米質(區試點樣品)達部頒4級。
產量表現: 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區試畝產605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3.3%(極顯著);2007年區試畝產634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1.9%(極顯著)。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619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2.5%。
2007年生產試驗畝產598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8.5%。
建議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開優8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開優8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開優8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