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認定編號:蒙認麥(B)2008001號
品種名稱:蒙啤麥1號
申請單位: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以(Bowman×91冬27)×91G318 F2代為材料,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匍匐,葉片上沖族生,葉色深綠。
植株:灌漿期旗葉長15.8cm,寬1.1cm,旗下葉長19.8cm,寬1.54cm;株高90~95cm,地上莖節5節,穗下莖節長31cm。單株有效穗數2.5~4.5個。
穗:長方型,長芒,穗長8.5~9.5cm,主穗粒數23~26粒。
籽粒:橢圓型,粉質,淡黃色,千粒重45~50g。
品質:2005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中心(呼和浩特)測定,粗蛋白12.6%,水分10.74%;2007年西北啤酒大麥及麥芽品質檢測實驗室(蘭州)測定,粗蛋白13.5%,水分12.4%。
田間病蟲害發生情況:田間自然條件下,未發現任何病蟲危害現象。
試驗情況:
2005~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大麥區域試驗。2005年平均產量408.6kg/畝,比對照來色依增產11.9%;2006年平均產量392.1kg/畝,比對照來色依增產9.4%。
2006~2007年進行大麥生產示范。2006年平均產量424.9kg/畝,比對照甘啤4號增產7.5%;2007年平均產量352.6kg/畝,比對照甘啤4號增產28.4%。
平均生育期88天。
栽培技術要點:
播期:內蒙古中、西部地區3月下旬~4月上旬播種;東部地區4月下旬~5月上、中、下旬均可播種。
密度:適宜播種量為12.5~17.5kg/畝,水地12.5kg/畝,旱地播量15~17.5kg/畝,水地行距以23~25cm為宜, 旱地行距以15cm為宜。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巴彥淖爾市、呼倫貝爾市≥10℃活動積溫1800℃以上地區種植。
品種認定編號:蒙認麥2006002號
品種名稱:甘啤4號
申請單位:呼倫貝爾市軒源經貿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法瓦維特為母本、八農862659為父本有性雜交育成。
性狀描述:
幼苗:半匍匐,葉色深綠。
植株:株高90cm,莖稈黃色,地上莖5節,閉穎受粉,灌漿后期穗軸略有彎曲。
穗:長方型,長芒,黃色有鋸齒,穗長7.0~8.5cm,穗粒數22粒。
籽粒:橢圓型,粉質,淡黃色,千粒重41.8~50.0g。
品質:2005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呼和浩特)測定,粗蛋白12.6%。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田間自然條件下,高抗條紋病、葉枯病、根腐病。
試驗情況:
2006年區域試驗,特尼河農牧場試驗站平均產量498.9kg/畝,比對照甘啤3號增產14.8%;上庫力農牧場試驗站平均產量509.3kg/畝,比對照甘啤3號增產25.9%。
2006年特尼河、拉布達林農牧場生產試驗,平均產量為347.5kg/畝和292.3kg/畝,比對照甘啤3號分別增產15.0%和12.9%。
2007年特尼河、職工中專農場生產試驗,平均產量為242.5kg/畝和115kg/畝,比對照甘啤3號分別增產11.5%和9.5%。
平均生育期82天。
栽培技術要點:
播期:5月10日~30日。
播量:畝保苗35萬株左右為宜。
施肥用量:N:P2O5:K2O=15:20:10≥45%復合肥為準施肥量:夏翻地15kg/畝,較肥沃的秋翻地、春翻地18~20kg/畝。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巴彥淖爾市、呼倫貝爾市、興安盟≥10℃活動積溫1800℃以上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