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河北 » 正文

2008年河北審定冬小麥品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3-03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1621
 

1、石新616(審定編號:冀審麥2008001號)

<1>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石家莊市小麥新品種新技術研究所        

親本組合:石新733×9831

育成年份:2003年

報審單位:石家莊市小麥新品種新技術研究所

    審定時間:2008年4月審定通過

<2>主要特征特性

屬冬性品種,全生育期255天,比對照京冬8號晚1天。幼苗半直立,葉片深綠色,分蘗力中等,畝穗數38.2萬左右,穗層較整齊。成株株型較緊湊,株高75.7cm,抗倒性強。2004~2005年度抗寒性低于對照,2005~2006年度抗寒性與對照相當。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較飽滿。穗粒數34.1個,千粒重40.9g,容重789g/l。熟相一般。2007年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檢測,籽粒粗蛋白14.42%,沉降值26.6 ml,濕面筋36.4%,吸水率59.2%,形成時間3分,穩定時間2.6分。

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2004~2005年感條銹病,感葉銹病,感白粉病;2005~2006年高感條銹病,感葉銹病,高感白粉病。

<3> 產量表現

2004~2005年冀中北水地優質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54.4kg,2005~2006年同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27.2kg。2006~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49.8kg。

<4>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中上等水肥條件種植。施足底肥,澆足底墑水。適宜播期10月3~10日,播種量8~9kg/畝。拔節期不能缺肥缺水,并及時除治病、蟲、草害。孕穗開花期結合根外噴施磷酸二氫鉀、粉銹寧除治病蟲害。

<5> 推廣意見

建議在河北省中北部冬麥區的保定、滄州及廊坊市區以南中高水肥地塊種植,不適宜在冀東地區種植。注意防止凍害。

1、衡4399(審定編號:冀審麥2008002號)

<1>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親本組合:邯6172/衡穗28

育成年份:2003年

報審單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審定時間:2008年11月審定通過

<2>主要特征特性

該品種屬半冬性。幼苗匍匐,葉片深綠色,分蘗力較強。株型較緊湊,株高72厘米左右。畝穗數45萬左右,穗層整齊。穗長方型,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較飽滿。穗粒數33.8個,千粒重39.5克,容重792.3克/升。生育期239天左右,與石4185品種相當。熟相較好。抗倒性較強。抗寒性與石4185品種相當。

品質:2008年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結果,籽粒粗蛋白14.58%,沉降值18.7 毫升,濕面筋29.2%,吸水率58.0%,形成時間3.0分鐘,穩定時間2.8分鐘。

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結果:2006~2007年度中感條銹病、葉銹病、白粉病;2007~2008年度中感條銹病、葉銹病、白粉病。

<3> 產量表現

2006~2007、2007~2008年度冀中南水地組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47.09公斤,比石4185品種增產6.93%。2007~2008年度同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24.56公斤,比石4185品種增產7.81%。

<4>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播期為10月8日~15日,播種量為11~13公斤/畝,每晚播2天播量增加0.5公斤/畝,秸稈還田地塊適當增加播量。全生育期澆水2~3次,推遲春一水,重點澆好拔節、灌漿兩次關鍵水。施二氨25~30公斤/畝、尿素7.5~10公斤/畝作底肥,拔節期追施尿素25公斤/畝。進行種子包衣或拌種,防治地下蟲害。

<5> 推廣意見

適宜河北省中南部冬麥區中高水肥地塊種植。

2、邢麥6號(審定編號:冀審麥2008003號)

<1>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邢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親本組合:冀麥36號/邯6172

育成年份:2005年

報審單位:邢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審定時間:2008年11月審定通過

<2>主要特征特性

該品種屬半冬性。幼苗半匍匐,葉片濃綠,分蘗力中等。株型較緊湊,株高76厘米左右。畝穗數44萬左右,穗層較整齊。穗長方型,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較飽滿。穗粒數34.2個,千粒重40.4克,容重788.9克/升。生育期239天左右,與石4185品種相當。熟相較好。抗倒性較強。抗寒性與石4185品種相當。

品質:2008年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結果,籽粒粗蛋白14.82%,沉降值16.4毫升,濕面筋32.3%,吸水率57.0%,形成時間2.0分鐘,穩定時間2.0分鐘。

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結果:2006~2007年度中抗條銹病、葉銹病,中感白粉病;2007~2008年度中抗條銹病、葉銹病,中感白粉病。

<3> 產量表現

2006~2007、2007~2008年度冀中南水地組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44.90公斤,比石4185品種增產6.51%。2007~2008年度同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9.10公斤,比石4185品種增產4.63%。

<4>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播期為10月5日~15日,播種量10公斤/畝左右,保證基本苗20萬/畝左右。施磷酸二銨25公斤/畝、尿素10公斤/畝、氯化鉀10公斤/畝做底肥,拔節期追施尿素20公斤/畝,灌漿期追施尿素10公斤/畝。注意防治蚜蟲。

<5> 推廣意見

適宜河北省中南部冬麥區中高水肥地塊種植。

3、石麥18號(審定編號:冀審麥2008004號)

<1>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石家莊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親本組合:(92鑒3/T447)F2/冀麥38//石41853

育成年份:2005年

報審單位:石家莊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審定時間:2008年11月審定通過

<2>主要特征特性

該品種屬半冬性。幼苗半匍匐,葉片綠色,分蘗力較強。株型緊湊,株高75厘米左右。畝穗數45萬左右,穗層整齊。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飽滿。穗粒數34.4個,千粒重38.0克,容重783.7克/升。生育期239天左右,與石4185品種相當。熟相較好。抗倒性強。抗寒性與石4185品種相當。

品質:2008年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結果,籽粒粗蛋白14.16%,沉降值12.7毫升,濕面筋27.8%,吸水率55.8%,形成時間1.7分鐘,穩定時間1.2分鐘。

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結果:2006~2007年度中感條銹病,中抗葉銹病,中感白粉病;2007~2008年度中感條銹病,中抗葉銹病,中感白粉病。

<3> 產量表現

2006~2007、2007~2008年度冀中南水地組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39.49公斤,比石4185品種增產5.45%。2007~2008年度同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22.57公斤,比石4185品種增產7.40%。

<4>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播期為10月5日~15日。高水肥地塊適宜基本苗16~20萬/畝,中等肥水地塊適宜基本苗18~22萬/畝,晚播適當加大播種量。一般施尿素7.5~10公斤/畝、磷酸二銨20公斤/畝做底肥,起身拔節期追施尿素12.5 -15公斤/畝。播前藥劑拌種防治地下害蟲及黑穗病,小麥抽穗后及時防治麥蚜。

<5> 推廣意見

適宜河北省中南部冬麥區中高水肥地塊種植。

4、河農6049(審定編號:冀審麥2008005號)

<1>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河北農業大學        

親本組合:石6021/河農91459

育成年份:2003年

報審單位:河北農業大學

    審定時間:2008年11月審定通過

<2>主要特征特性

該品種屬半冬性。幼苗半匍匐,葉片綠色,分蘗力較強。株型較緊湊,株高77厘米左右。畝穗數43萬左右,穗層較整齊。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半硬質,籽粒飽滿。穗粒數37.6個,千粒重36.7克,容重784.7克/升。生育期239天左右,與石4185品種相當。熟相較好。抗倒性較強。抗寒性與石4185品種相當。

品質:2008年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結果,籽粒粗蛋白16.06%,沉降值11.9毫升,濕面筋31.2%,吸水率55.4%,形成時間1.7分鐘,穩定時間1.5分鐘。

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結果:2006~2007年度中感條銹病、葉銹病、白粉病;2007~2008年度中感條銹病、葉銹病、白粉病。

<3> 產量表現

2006~2007、2007~2008年度冀中南水地組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39.93公斤,比石4185品種增產5.54%。2007~2008年度同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11.02公斤,比石4185品種增產5.02%。

<4>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播期為10月5日~15日,播種量10~12公斤/畝。根據晚播程度適當加大播種量。播前增施有機肥和氮、磷化肥配合做底肥,造好底墑。及時防治白粉病和蚜蟲。

<5> 推廣意見

適宜河北省中南部冬麥區中高水肥地塊種植。

5、冀6358(審定編號:冀審麥2008006號)

<1>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        

親本組合:太谷核不育輪選

育成年份:2005年

報審單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

    審定時間:2008年11月審定通過

<2>主要特征特性

該品種屬半冬性。幼苗半匍匐,葉片淡綠色,分蘗力一般。株型松散,株高77厘米左右。畝穗數44萬左右,穗層較整齊。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飽滿度較好。穗粒數35.4個,千粒重37.9克,容重808.8克/升。生育期242天左右,比藁8901品種晚2天左右。熟相較好。抗倒性較強。2005~2006年度抗寒性低于藁8901品種,2006~2007年度抗寒性與藁8901品種相當。

品質: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結果:2006年籽粒粗蛋白14.95%,沉降值34.5毫升,濕面筋33.9%,吸水率62.2%,形成時間7.0分鐘,穩定時間6.9分鐘;2007年籽粒粗蛋白15.68%,沉降值37.5毫升,濕面筋33.5%,吸水率61.3%,形成時間8.5分鐘,穩定時間10.0分鐘。

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結果:2005~2006年度中感條銹病、葉銹病、白粉病;2006~2007年度中感條銹病、葉銹病,高感白粉病。

<3> 產量表現

2005~2006、2006~2007年度冀中南優質組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09.93公斤,比藁8901品種增產8.29%。2007~2008年度同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88.40公斤,比藁8901品種增產3.86%。

<4>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播期為10月1日~15日。中高水肥條件適宜基本苗25萬/畝左右,晚播適當加大播量。一般施磷酸二銨25公斤/畝、尿素7.5~10公斤/畝做底肥。追肥分起身期、拔節期兩次為宜,或在起身末期一次追施,總追肥量為尿素15~20公斤/畝。播前進行種子包衣或拌種,以防治地下害蟲。后期及時防治麥蚜。

<5> 推廣意見

適宜河北省中南部冬麥區中高水肥地塊種植。

6、藁優2018(審定編號:冀審麥2008007號)

<1>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藁城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親本組合:9411/98172

育成年份:2005年

報審單位:藁城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審定時間:2008年11月審定通過

<2>主要特征特性

該品種屬半冬性。幼苗半匍匐,葉片深綠色,分蘗力較強。株型緊湊,株高73厘米左右。畝穗數48萬左右,穗層較整齊。穗長方型,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較飽滿。穗粒數31.9個,千粒重38.6克,容重789.9克/升。生育期240天左右,與藁8901品種相當。抗倒性強。2005~2006年度抗寒性與藁8901品種相當,2006~2007年度抗寒性優于藁8901品種。

品質: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結果:2006年籽粒粗蛋白14.98%,沉降值44.2毫升,濕面筋31.9%,吸水率58.1%,形成時間6.8分鐘,穩定時間28.0分鐘;2007年籽粒粗蛋白15.48%,沉降值45.8毫升,濕面筋31.8%,吸水率57.4%,形成時間6.0分鐘,穩定時間24.0分鐘。

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結果:2005~2006年度中抗條銹病,高抗葉銹病,中感白粉病;2006~2007年度中感條銹病、高抗葉銹病,中抗白粉病。

<3> 產量表現

2005~2006、2006~2007年度冀中南優質組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01.89公斤,比藁8901品種增產6.58%。2007~2008年度同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95.43公斤,比藁8901品種增產5.36%。

<4>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播期為10月1日~15日,播種量為基本苗18~22萬/畝,中低肥力地塊適當增加播種量。施二銨25公斤/畝(秸稈還田地塊加5公斤尿素/畝)做底肥,春季一次性施入尿素15-20公斤/畝。后期注意除治蚜蟲。

<5> 推廣意見

適宜河北省中南部冬麥區中高水肥地塊種植。

7、滄6003(審定編號:冀審麥2008008號)

<1>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滄州市農林科學院       

親本組合:臨汾6154/冀麥32

育成年份:1996年

報審單位:滄州市農林科學院

    審定時間:2008年11月審定通過

<2>主要特征特性

該品種屬半冬性。幼苗半直立,葉片深綠色,分蘗力較強。株型較緊湊,株高87厘米左右。畝穗數41萬左右,穗層較整齊。穗紡錘型,短芒,紅殼,白粒,硬質,籽粒較飽滿。穗粒數31.7個,千粒重35.3克,容重767.2克/升。生育期244天左右,比滄6001品種晚1天左右。熟相較好。抗倒性較強。2005~2006年度抗寒性優于滄6001品種,2006~2007年度抗寒性與滄6001品種相當。

品質:2008年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結果,籽粒粗蛋白15.49%,沉降值27.4毫升,濕面筋37.7%,吸水率57.3%,形成時間3.5分鐘,穩定時間3.0分鐘。

抗旱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人工模擬干旱棚和田間自然干旱兩種環境下,2006~2007年度抗旱指數分別為1.035、1.181;2007~2008年度抗旱指數分別為1.144、1.199。

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結果:2005~2006年度高感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抗白粉病;2006~2007年度中感條銹病、葉銹病,高抗白粉病。

<3> 產量表現

2005~2006、2006~2007年度黑龍港流域節水組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390.89公斤,比滄6001品種增產8.22%。2007~2008年度同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32.60公斤,比滄6001品種增產6.52%。

<4>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播期10月1-5日,播種量17.5公斤/畝左右。晚播每推遲一天增加播種量0.75公斤/畝。在保澆1~2水的栽培條件下,澆足底墑,施磷酸二銨30公斤/畝、尿素15公斤/畝做底肥,依據苗情適當補施氮肥;沒有澆水條件的旱地,雨季前土地深松,充分蓄墑,及時鋤劃保墑,播種時隨耕耙、隨播種、隨鎮壓。施碳酸氫銨50公斤/畝、過磷酸鈣50公斤/畝做底肥,施肥深度以15厘米為宜。播種采用機械溝播技術。

<5> 推廣意見

適宜種植區域為河北省黑龍港流域冬麥區。

8、邯麥12號(審定編號:冀審麥2008009號)

<1>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邯鄲市農業科學院        

親本組合:邯93-4686/河農2458

育成年份:2000年

報審單位:邯鄲市農業科學院

    審定時間:2008年11月審定通過

<2>主要特征特性

該品種屬半冬性。幼苗匍匐,葉片綠色,分蘗力較強。株型較松散,株高74厘米左右。畝穗數41萬左右,穗層整齊。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較飽滿。穗粒數31.1個,千粒重35.1克,容重771.2克/升。生育期243天左右,與滄6001品種相當。熟相較好。抗倒性中等。2005~2006年度抗寒性優于滄6001品種,2006~2007年度抗寒性與滄6001品種相當。

品質:2008年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結果,籽粒粗蛋白14.44%,沉降值17.7毫升,濕面筋31.3%,吸水率58.7%,形成時間2.0分鐘,穩定時間2.0分鐘。。

抗旱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人工模擬干旱棚和田間自然干旱兩種環境下,2006~2007年度抗旱指數分別為1.138、1.260;2007~2008年度抗旱指數分別為1.149、1.128。

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結果:2005~2006年度高感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抗白粉病;2006~2007年度中抗條銹病、葉銹病,中感白粉病。

<3> 產量表現

2005~2006、2006~2007年度黑龍港流域節水組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375.58公斤,比滄6001品種增產3.99%。2007~2008年度同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36.80公斤,比滄6001品種增產7.56%。

<4>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播期為10月10日~15日,播種量10公斤/畝左右。施磷酸二銨15公斤/畝、尿素10公斤/畝做底肥,拔節期追施尿素15公斤/畝。澆好越冬水、起身拔節水兩次關鍵水,有條件的可澆灌漿水。及時防治蚜蟲。

<5> 推廣意見

適宜種植區域為河北省黑龍港流域冬麥區。注意防止倒伏。

9、衡0628(審定編號:冀審麥2008010號)

<1>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親本組合:衡71-3/邯6172

育成年份:2006年

報審單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審定時間:2008年11月審定通過

<2>主要特征特性

該品種屬半冬性。幼苗半匍匐,葉片綠色,分蘗力較強。株型較緊湊,株高72厘米左右。畝穗數42萬左右,穗長方型,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較飽滿。穗粒數33.3個,千粒重39.5克,容重780.2克/升。生育期237天左右,比滄6001品種早1天左右。熟相好。抗倒性強。抗寒性與滄6001品種相當。

品質:2008年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結果,籽粒粗蛋白15.95%,沉降值23.3毫升,濕面筋35.5%,吸水率59.4%,形成時間2.5分鐘,穩定時間2.5分鐘。

抗旱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人工模擬干旱棚和田間自然干旱兩種環境下,2006~2007年度抗旱指數分別為1.058、1.106;2007~2008年度抗旱指數分別為1.124、1.109。

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結果:2006~2007年度高感條銹病,高抗葉銹病,中抗白粉病;2007~2008年度高感條銹病,高抗葉銹病,中抗白粉病。

<3> 產量表現

2006~2007、2007~2008年度黑龍港流域節水組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43.96公斤,比滄6001品種增產17.40%。2007~2008年度同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49.08公斤,比滄6001品種增產10.58%。

<4>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播期為10月1日~15日,播種量為10公斤/畝左右。每晚播1天,播種量增加0.5公斤左右。起身拔節期追施尿素20~30公斤/畝。注意防治麥蚜。

<5> 推廣意見

適宜種植區域為河北省黑龍港流域冬麥區。

10、河農827(審定編號:冀審麥2008011號)

<1>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河北農業大學        

親本組合:臨遠95-3091/石4185

育成年份:2006年

報審單位:河北農業大學

    審定時間:2008年11月審定通過

<2>主要特征特性

該品種屬半冬性。幼苗半匍匐,葉片綠色,分蘗力中等。株型適中,株高74厘米左右。畝穗數40萬左右,穗層整齊。穗長方型,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較飽滿。穗粒數35.4個,千粒重36.2克,容重769.3克/升。生育期239天左右,比滄6001品種晚1天左右。熟相較好。抗倒性強。抗寒性與滄6001品種相當。

品質:2008年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結果,籽粒粗蛋白15.55%,沉降值26.3毫升,濕面筋35.0%,吸水率57.0%,形成時間2.7分鐘,穩定時間2.5分鐘。

抗旱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人工模擬干旱棚和田間自然干旱兩種環境下,2006~2007年度抗旱指數分別為0.982、1.036;2007~2008年度抗旱指數分別為1.065、1.065。

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結果:2006~2007年度中感條銹病,中抗葉銹病,中感白粉病;2007~2008年度中感條銹病,中抗葉銹病,中感白粉病。

<3> 產量表現

2006~2007、2007~2008年度黑龍港流域節水組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16.68公斤,比滄6001品種增產10.19%。2007~2008年度同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40.31公斤,比滄6001品種增產8.42%。

<4>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播期為10月5日~10日,播種量10~12公斤/畝。根據晚播程度適當加大播種量,一般每晚播2天,播種量增加0.5公斤左右。其它栽培技術無特殊要求。

<5> 推廣意見

適宜種植區域為河北省黑龍港流域冬麥區。

11、保麥10號(審定編號:冀審麥2008012號)

<1>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保定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親本組合:石4185/96Y6

育成年份:2004年

報審單位:保定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審定時間:2008年11月審定通過

<2>主要特征特性

該品種屬冬性。幼苗匍匐,葉片淺綠色,分蘗力較強。株型緊湊,株高76厘米左右。畝穗數41萬左右,穗層較整齊。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較飽滿。穗粒數36.9個,千粒重37.2克,容重774.2克/升。生育期252天左右,與京冬8號品種相當。熟相中等。抗倒性強。抗寒性與京冬8號品種相當。

品質:2008年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結果,籽粒粗蛋白14.09%,沉降值19.0毫升,濕面筋29.0%,吸水率57.0%,形成時間3.5分鐘,穩定時間2.5分鐘。

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結果:2005~2006年度中感條銹病、葉銹病、白粉病;2006~2007年度中感條銹病,中抗葉銹病,中感白粉病。

<3> 產量表現

2005~2006、2006~2007年度冀中北水地(優質)組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45.97公斤,比京冬8號品種增產3.30%。2007~2008年度同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79.56公斤,比京冬8號品種增產7.57%。

<4>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播期為9月28日~10月8日,播種量為11~12公斤/畝,晚播適當加大播種量。畝施優質粗肥3~4方、尿素10公斤、磷酸二銨25公斤、鉀肥10公斤做底肥,足墑播種。冬前根據墑情澆好封凍水。起身期結合春一水追施尿素15公斤/畝。注意防治病蟲害。

<5> 推廣意見

適宜河北省中北部冬麥區中高水肥地塊種植。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